与招商引资、东区建设等全市重点工作,发挥职能,多作贡献。
二要倍加重视提高,在自身素质上一定要过关。学习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我们经常说,艺多不压身。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的“艺”不是太多了,而是还很不够,必须苦学多练。一要加强学习。要切实增强学习的自觉性、针对性,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经济、科技知识,全面提高政治业务素质。要结合政法工作实际,刻苦学习各项业务知识,精通与本职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努力成为本领域、本岗位的行家里手。二要把握规律。提高工作水平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把握规律、运用规律的过程。各项工作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政法、信访工作也不例外。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把握了执法的相对公正规律,我们就会较好地处理公正与效率的关系,将二者有机统一起来,实现有效率的公正。要积极发扬学习探讨的良好风气,认真分析研究政法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推动工作上水平、上台阶。三要开拓创新。有的同志一说创新,最头疼的事就是感到无所下手。其实,创新不是无中生有,而是无处不在。一些矛盾和问题,我们原来解决不了,后来通过认真研究探索,换一种思路,找到了解决的路子和办法,这就是创新。大家都要结合工作实际,努力探索创新,不断提高解决问题、推进工作的能力。
三是要倍加慎用权力,在工作作风上一定要特别过硬。从事政法工作的同志,手头大都有些权。权力是把“双刃剑”,搞不好会刺伤自己。大家都要审慎使用手中的权力。首先要公正。确保司法公正,是党和国家对政法活动的根本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允许法律有漏洞,但不允许执法不公正。要始终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各类当事人,都要做到在法律地位一律平等,在权利保护上一律平等,在执法裁决上一律平等。其次要严谨。“刑,百姓之命也”。作为政法干警,我们手中或多或少掌握着一定的权力,有些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是非曲直、荣辱得失甚至生死存亡,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因此,一定要高度警觉,特别严谨细致。要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秉公执法,严格执法,决不冤枉一个好人,也决不放过一个坏人。再次要文明。严格执法不等于野蛮执法,不等于言行粗鲁,不等于耍特权、耍威风。恰恰相反,如果在执法过程中言语粗鲁,行为野蛮,不但不能纠正违法行为,而且会增加违法者的对立情绪,影响执法的效果。要坚决纠正“文明不能执法,执法不能文明”的错误观念,不断加强道德修养,时刻不忘自己的身份,时刻注意维护自己的职业形象。最后要高效。迟来的正义是非正义,没有效率的公正是大打折扣的公正,甚至是非公正。要本着“公正每一、兼顾效率”的原则,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的时限,把效率要求贯穿于各个环节,坚决克服人为拖拉、低效办案的现象,在保证执法公正的前提下努力提高执法效率。
四是要倍加遵守纪律,在执法纪律上一定要特别坚定。纪律是战斗力的保证。政法干警特别需要有铁的纪律。为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各级政法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包括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廉政纪律,如中央政法委的“四条禁令”、公安部的“五条禁令”、最高检察院的“六条禁令”,等等。对这些制度,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在这里,我特别强调一下执行廉政纪律问题。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畏吾能而畏吾公。在群众眼里,政法干警是社会正义的化身、公正的化身。而廉洁与公正从来都是联系在一起的,一个人只要不廉洁了,那就基本可以肯定他不公正了。世界上最管用最可靠也最难的,就是自己管住自己。古人说得好,“灭六国非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