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新的内容,在编入志书之前,一些有心的修志人员就把这些内容撰写成文,在相关刊物发表交流,无形之中将我县的修志成果提前公之于众,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二个问题:修志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督查的目的,就是要解决问题,这里我想有五个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落实、进一步解决。
1、思想熟悉问题:思想熟悉问题,应该说去年史志工作会议以后,绝大部分单位的领导也好,工作人员也好,对修志工作高度重视,思想熟悉明显提高。正因为领导重视、思想提高,才有了刚才所说的显著成效。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还有少数单位,个别领导把这项工作没有放到应有的高度和议事日程上来加以解决。
2、人员落实问题:个别单位由于人员变动,编委会组织没有及时调整,导致工作脱节;个别单位没有落实专职修志人员;个别单位修志人手单薄,长期只有一位人员孤军作战;或者主编长期得不到落实,或者说,口头上老是说想物色比较好的主编,但物色来物色去,只物色在口头上,没有落实在行动上。
3、待遇落实问题:据史志办了解,个别单位连查阅资料往来的车船费还得不到保证;办公条件还得不到保证;志稿打印成稿还得不到保证;在修志人员的待遇、补贴也没有得到保证,这些都应该给予保证,少请几次客就能解决。这些同志工作如此辛劳,领导应该多去看看,多去慰问,有什么实际困难也要帮助解决。
4、修志进度的平衡问题:虽然是同时启动,有的单位编写初稿已经过半,而有的单位却还停留在资料收集阶段,有的更是连编纂纲目都没有最终确定,所以我感觉进度问题也要很好抓一抓。当然,现在落后的不等于永远落后,我希望还停留在资料收集阶段的这些单位,要高度重视,来一个三级跳、来一个后来居上,来解决平衡问题。
5、相关单位配合协作不够:一些志书需要好几个部门共同协作完成,但有些部门缺少协作精神;上半年镇与镇、部门与部门的协作比以前大有进步,但还是有待加强,史志办也可以组织一些对口交流和座谈,因为只要交流才能协作。
第三个问题:关于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各修志单位要进一步统一熟悉,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要提高重视程度,以领导的关心促进度。只有领导关心,进度才能加快。去年冯县长也曾说过,“眼睛不应仅仅局限在眼前的经济效益上,要站在历史的高度来看待修志工作,从战略意义的高度来熟悉修志工作”。作为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领导,要从以下几方面来统一熟悉:
1、要积极主动地协调修志工作,领导要重视。二轮修志中,各个修志单位相互之间没有隶属关系,目前而言的交流几乎全凭修志人员的私人交情,给收集资料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这样的时候,本单位的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就必须主动的介入其中,“领导发话事好办”,工作人员到基层采访,领导要主
动关照一声,工作人员到相邻单位交流,领导要主动通个气、协调一下,为史志工作出个面,打个电话、关照一下。
2、要主动过问修志进度。在修志过程中,不仅要保证人力、物力,作为领导还要主动过问进度,这对于修志人员来说是莫大的鼓舞。有时候也可以开展一些讨论,分管领导多同史志工作人员接触交流,对自己增长知识、积累经验、改进方法这三方面很有收益,比有些专家进行理论报告更有启发。
3、严格要求,确保质量。为了赶进度、抓速度,不顾质量,单纯追求文字的数量是不行的。有些书很厚,封面很漂亮,翻开一看,全是疵漏和差错,所以一定要保证质量。有些事情可以改正,但志书就不行了,志书记录的是历史,历史就不能出差错,所以确保质量很重要。
二、进一步落实政策,认真做到“一纳入、五到位”,以必要的条件促进度。所谓“一纳入、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