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作用。安昌镇志和齐贤镇志在修志方面先行一步,成了取经的对象,两地对前来学习、咨询的修志单位均做到了热情接待。齐贤镇志的主编还撰写文章,将修志经验毫无保留地在《志讯》上刊登,对各修志单位起到了很好的帮助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县档案局,自身承担了《档案志》的编修工作,虽然工作紧、任务重,人手少,但是对于上门查阅资料的修志单位,还是排出时间热情接待,并提供文件复印等方便措施,对全县面上修志工作开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亮点之二,社会有志人士积极参与修志。二轮修志以来,我县的地方志工作蒸蒸日上,受到了业界的一致赞扬,最近县史志办公室初步被评为“全国地方志先进集体”,目前正在全国公示阶段中。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仅是史志办的功劳,而是因为有了在座各位的共同努力。
我县的地方志工作有了相当的成就,才使史志工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爱好,目前一些有历史渊源、有经济实力的行政村,积极组织人力、物力主动加入到盛世修志的行列中来。比如:横路村、乘风村等等,虽然编修的规模较小,也不一定是严格意义上的修志,有的是村史,但是都值得称道,因为他们有了这种把史料留存下来的意识。
其他有志于此的人士也很多,这使得绍兴县的修志工作的立足点更趋向基层,志书涉及范围更加广泛、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也更加突出了绍兴县全民参与、全民关注二轮修志的特点。
亮点之三,锻炼造就了一支事业心强的修志队伍。二轮修志以来,全县各部门、镇、村修志工作已经形成一支100多人的队伍,通过一年多的工作,已经涌现出一批不计条件,刻苦炼志、清苦磨志、艰苦修志的优秀编辑。如:
杨汛桥镇志主编徐木兴注重考证,依据查找到的王氏宗谱,对绍兴第一个状元到底是谁以及目前认为的绍兴第一个状元王佐故里是华舍等看法提出了异议,并撰文在志讯上刊登,请修志人员共同来探讨这个问题,在我县的修志界掀起了一个求证多学的高潮。
柯岩街道新风村志主编张光弟同志原本计划重点写新风村新时代发展的过程,在进一步收集到该村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材料后,他改变了想法,毅然修改编修方案。这种敢于负责、精益求精的职业道德值得学习。
财政税务志的孙正祥同志,不但工作认真负责,还从理论上总结出修志的“三不理念”:不给时间留下空白,不使内容留下差错,不让历史留下遗憾。这三点总结得很好,从这里,也反映出我县的修志人员的工作标准和工作道德。
实事求是的讲,修志人员的待遇不高,全凭一腔热情,这也形成了修志人员遇事不言放弃的韧劲。从5月份开始,王坛、稽东、兰亭等镇的修志人员冒着酷暑到史志办查阅资料,经常在上班之前就赶到史志办,往往一连好几天,甚至一两个星期不休息摘抄资料。
亮点之四,成效显著、成果突出。目前为止,除3部村志由于各种原因尚未启动外,其余34部志书已经全部启动。齐贤镇志即将出版,11部志书有望在年底前完成初稿,其中国土资源志已经进入审稿程序;纺织志完成90初稿;马鞍镇志已经完成百分之八十初稿,可谓成果斐然。
经过前一年的锻炼,可以说各修志单位在收集资料和撰写初稿等方面都探索出了一定的经验和方法,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令人兴奋的是,几乎所有的修志单位都已经开始着手试写初稿,有的单位还请史志办的老专家给予指导,这样一来在写作上就少走了许多弯路,可以最大程度地加快以后各章节的编修速度。
有的单位在试写初稿后,发现有所缺漏,再进行有目的收集资料,与以前毫无目标的大范围收集相比,事半而功倍,这也是今年各单位编修速度大大加快的原因之一。
有的修志单位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