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设、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为重点的自身建设,把民革武威市委建设成为与中共武威市委亲密合作,能够经受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致力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参政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我国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共同使命。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把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和各方面的力量都凝聚起来,把方方面面的积极性都充分调动起来,才能万众一心把宏伟的蓝图变成美好的现实。从我市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起点比较低,与全国还有较大差距。全国是在总体实现小康的基础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而我市还处于温饱向小康迈进的阶段。2000年,全国小康实现值为96.86%,我市小康实现值为67.9%,相差近29个百分点。今年我市小康实现值达到75.4%,农村仍有9.98万人未解决温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重而道远。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已呈现出加快发展的态势,经济总量在全省的位次已由1990年的第10位提高到今年的第5位,具有了追赶的“加速度”。我们必须面对现实,正视差距,认清形势,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摆在全市工作的突出位置,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争取发展得更快一些,追赶得更紧一些。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需要包括民革成员在内的全市各族人民和各界人士坚持不懈的奋斗,需要放手让一切推动全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活力和动力竞相迸发。民革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许多成员不仅在各自的专业领域有较高的造诣,而且一直关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对一些问题了解得比较多,研究得比较深入。全市民革党员要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忧患意识,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发扬“先干、快干、大干”精神,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围绕全市改革、发展和稳定,积极主动向市委、市政府建言献策,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坦诚相见。积极参与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竭尽所能地做好智力扶贫等工作,为加快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