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纪律观念保证工作落实。现在有许多工作不落实,都能从纪律观念上找到原因。有的同志对待上级已经明确的工作任务,高兴就落实,不高兴就不落实,想落实到什么程度就什么程度,随意性很大,对交办的事不是一讲就办,而是不催不办、不逼不办、不批评不办。如养猪问题,师多次提出要用全价饲料,并且也已被实践证明是科学可行的,可有些单位迟迟不落实,这个问题看起来是个工作问题,实质上是组织纪律观念强弱的表现。我们各级领导要把抓落实主动不主动、到位不到位看作是对组织纪律观念强弱的一种检验。可以回想一下,我们有很多工作如果不是抓得狠,逼得紧,带有强制性,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明显效果和较大进展。因此,在抓落实中,该严的要严,该狠的要狠。对落实好的要给予表扬奖励;对落实不好、造成严重后果的,要给予必要的批评和处理。要坚决纠正是非不分,功过不清,落实与不落实、落实好与落实差一个样的现象,要在全师范围内形成执行指示不能走样,完成任务不讲价钱,对工作不打马虎眼,对不落实问题不轻易放过的良好风气。
四、高标准抓落实,要积极探索,努力改进工作方法
改进工作方法是军委扩大会议的主要精神,集团军潘政委在党委扩大会上说,这是思想观念的一次革命,是工作方法的一场变革。要高标准抓落实,要达到抓落实的高标准,一条重要途径就是积极探索的努力改进工作方法。为什么有些工作,大家认识也不低,干劲也可以,组织纪律观念也不差,而落实效果仍然不尽人意?这里就有个工作方法问题。方法得当,事半功倍,反之,事倍功半。比如我们总喜欢做不该自己做的事,把该做事放在一边。像查铺查哨、纠正军容风纪等工作,作为领导就不能就事论事的抓,而应该从深层次上找原因,作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决策。否则,就会“按下葫芦浮起瓢”,今天你抓了,今天可能落实好一些;明天你不强调了,问题又会冒出来。我们在转变作风,改进方法上,一定要适应这一要求,改变用开会、文电指导工作的习惯做法。一方面,对军队长期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好的工作作风和方法,要坚持,要弘扬;另一方面,也要针对部队建设的新形势、新情况,积极探索出一些实在,管用的科学方法。我觉得当前从师团领导工作方法的一般规律上讲,要运用好“五句话、二十个字”,这就是:按级负责、分类指导、加强协调,具体帮助、用心思考。结合我师实际,我们在工作方法上要着重注意以上三点:
一是要按级负责,重视发挥营、连两级作用。营连两级是领导机关抓基层的前沿指挥所,应该说对基层各项工作的落实是最基本、最直接的力量。要相信他们,放手让他们去干、去实践。但我们往往对他们不放心,爱当“保姆”,大包大揽,该基层办的事情代劳了,该基层处理的事替他处理了,久而久之,使他们产生一种懒惰情绪和“孩子哭了抱给娘”的依赖思想。结果造成基层不善于把上级指示同本单位学结合,不善于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做工作,而是照搬照套,上下一般粗,甚至上细下粗。为什么大家都感到近几年基层干部能力有走向“弱化”的趋势,从组织领导角度讲,我们是有责任的,没有创造一个让他们在实践中摔打、锻炼、提高的工作氛围。正确的工作方法应该是严格实行按级负责。正如集团军明确的师就是要抓到团,控制到营;团要抓到营,控制到连。就如何从组织系统上实行抓到位,控制到位的问题今天我把这个题目交给你们,希望大家都动脑去想,在实践中去探索、去总结,找出一条符合部队实际的、管用的路子来。
二是要重视搞好传帮带,多做授人以渔的工作。我们基层干部年纪轻、阅历浅、工作经验不很丰富,对他们在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或失误,作为领导机关不能一味去斥责、批评、横挑鼻子竖挑眼,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