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法律本身存在的问题,导致执法过程出现困难。这些客观因素造成的障碍目前也许我们无法克服,但在管理学中有一句话,“你无法改变世界、无法改变别人的时候,只有改变自己”。第三,利益因素的干扰。
从主观上讲,影响司法公平的原因:第一,责任心不强。有些同志由于自身修养不足,抵制不了外界“利”和“情”的影响,导致责任心丧失。第二,业务能力不强。有些同志在办案过程中,业务能力水平不行,导致案件出了问题。第三,自律意识不强。有些同志法制观念淡薄,原则性不强,甚至以权谋私,贪赃枉法。还有些政法干警是抱着侥幸心理,有些则是迫于外界人情的压力。第四,民本意识不强。没有真正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第五,作风不够扎实。实际上,人性的特点有两点,第一点人都是自私的,第二点人都是有惰性的。任何人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都会犯错误,任何一个有权力的人,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都会膨胀,这是必然的。我们的政法干部都是掌握一定权力的人,因此加强政法干部自身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不能只喊口号、走形式,否则将危害个人甚至整个社会。
四、政法工作必须做好
做好的标准是什么?我认为可以从具体和抽象两个角度判断。从具体上说,就是办案的主观问题率为零,即一个案件办理因主观因素导致的问题为零;从抽象上说,就是要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政法工作的主体是政法干部,在法律确定的情况下,能否公平执法,主体是关键。政法队伍的成员头顶国徽,肩扛天秤,责任重大。不能等同于一般人,必须把自己当成是特殊材料制造的人。大家除了要做好连书记讲的几条,下面我再几点:
(一)坚决塑造政法队伍优良职业道德。道德建设包括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等,我们要强调的是,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作为政法干部,每个人都必须心中有数。一要讲政治。所谓“政”,是众人关心之事;所谓“治”,是治理。简单理解就是大家关心的、共同的利益,必须要服从和维护。从另一个角度看,讲政治就是要服从党的领导。二要讲民本。一定要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作为人民的公仆,我们要为老百姓主持公道、办实事。如果在一件事上出了问题,短期内可能问题影响不大,但时间长了、事多了,超出了老百姓的容忍限度,就出大事了,甚至会危及政权的稳固。三要讲责任。责任胜于能力,尤其对政法干部来讲,责任比能力更重要。有很多问题都是因为责任心不强造成的,并非能力的问题。政法委制定的贯彻落实方案,一定要把加强责任心的教育体现在全过程,提炼出一个响亮的口号,加强政法队伍的文化建设,把责任心文化提升到一个高度上来。四要讲公道正派。公道正派是执法的生命,要坚决做到,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公平。
(二)坚决提升政法队伍的业务能力和办案水平。可结合前期工作情况,开展区办案质量的自查活动,然后再进行评查。一要办案规范,程序严格;二要办案效率高;三要办案综合效果好,包括法律效果、社会效果、人文效果、经济效果等等;四要维护公平正义。
(三)坚决做到严格程序依法办案。实际操作过程中,来自方方面面的干扰非常大,总结为两个字:情、利。作为政法干部必须要做到自律、自省。既不能讲情面,又要克服利欲的干扰。一定要在法律的范围内公平处理,不能因为有人打招呼,让办案人员错误办案,在法律范围内掌握底线,底线一定不能突破。
(四)坚决做到廉洁高效。一方面,要廉洁。廉洁执法是公平执法的重要前提。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不廉洁很难公平执法。政法系统的廉政建设必须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