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3564万美元,同比增长5.3、20;建成投产内资项目132个,实际利用内资18.79亿元,同比增长3.9、22.6;引进生产性项目90个,占引进项目总数的55.6;引进投资过千万元的项目78个,过亿元的项目5个,分别是金盾水泥、鑫元宝金属实业、康源食品、一石天实业、顺华实业。在衡阳市重点工作治理考核中连续三年排名第一。另一方面,我市面临着扩大招商的难得机遇。沿海产业的梯度转移,中部崛起和全省“一点一线”地区率先发展,为我市扩大招商引资提供了难得机遇。在走访客商的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沿海地区投资者加快产业转移的迫切与诚意,也深刻熟悉到了我们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只要我们把握得当,完全可以实现招商引资的大突破,经济的大发展。三要清楚明白招商现状。2006年,全市114个责任单位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配备精干力量,扎实开展工作,涌现出一大批招商引资先进单位和个人。全年超额完成任务的突出贡献单位有经济开发区、小水、哲桥3个单位,先进单位有15个,优质服务先进单位8个,市委、市政府决定拿出200万元现金奖励中介人和先进单位、个人。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全省经济强县(市)的要求比,与周边先进县市比,我市招商引资工作还有很大的差距。从项目规模上看,2006年,长沙县到位资金43.7亿元,是我市到位资金的两倍,引进投资过亿元的项目32个,是我市的6.4倍;浏阳市到位资金45.8亿元,是我市两倍多,引进投资过亿元的项目20个,是我市的4倍。去年我市项目投资强度与土地利用强度明显偏低,缺少大项目的进入,引进项目的平均到位资金不超过1000万元。从项目质量上看,长沙县共引进韩国lg、德国博世等世界500强企业14家,全县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69家;浏阳市有高利税、高科技含量企业近百家,2006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27亿元;衡东县成功引进了朝阳重工、中州科技等一批技术含量高的制造业,有力地促进资源型经济向加工制造型为主的新型经济发展。我市引进的项目主要集中在冶炼、化工、制鞋等传统产业,能源消耗较高,科技含量偏低,发展后劲不足,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利税的新兴产业项目严重缺乏。从园区集聚效应看,2006年,长沙县工业园区完成规模工业产值344.2亿元,占全县规模工业总产值的95;浏阳市生物医药园实现工业总产值51.25亿元、财税收入2.1亿元,分别增长47.1、40.9;衡东县大浦工业园在创立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入园工业企业达52家,形成了以机械制造、冶炼化工聚集发展的新型工业园区,园区经济已成为周边先进县市加快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和财税增收新的支撑点。我市园区经济占市域经济比重偏低,财税贡献率不大,项目集效应不明显,已成为同全省先进县市竞争的短腿。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全国各地千方百计扩大招商引资,竞相比政策、看环境,抢客商、争项目,招商引资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形势下,坚定不移地扩大招商引资,推进经济转型,既是大势所趋,也是我们在新的竞争中占据主动,实现大发展、快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全市上下必须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对招商引资工作来一次再动员,再升温,再加压,做到熟悉再提高、思想再解放,目标再明确,措施再强化,高点定位,乘势而上,再掀招商引资新高潮。
二、立足优势,精选项目,解决好“拿什么去招商引资”的问题
招商信心既对当前发展机遇的熟悉,更对自身优势的把握。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我市已经具备了扩大招商引资的五大优势。一是经济优势。近年来,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06年市域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八强,已引起省内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