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集全市各部门和街道负责人召开招商引资工作汇报交流会,目的是进一步了解上半年我市招商引资工作的情况,正确认识当前嵊州面临的压力,并对下阶段的招商引资工作进行部署,真正把“一号工程”落到实处。听了大家的汇报交流,总的感觉是由于各级各部门领导重视,意识增强,上半年我市的招商引资工作势头较好,实效明显。
1-7月份,全市共新批外商投资项目42只,计划总投资1.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8%;合同外资9692万美元,实到外资2752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25.8%和44.9%,位居全绍兴市第二、三位。并呈现三大趋势:一是项目向大的方向发展,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有3只,2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有16只;二是项目档次比去年更高,引进了一些高新技术特别是it产业的项目;三是招商区域向欧美方向发展,合同外资中来自欧美的达4503万美元,占48%。
同时问题也不少:一是招商氛围还不够浓厚,专业招商加强了,但全民发动上有所放松;二是有些部门思想上不够重视,认识不到位,实际工作中存在着较大的不平衡性,一些部门领导、精力、人员、经费不到位,仅仅是为了招商而去招商,为了完成任务而去招商,没有真正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来抓;三是大项目、好项目不多,且实到外资滞后,相当一部分项目外资未能按照计划到位;四是新的制约因素在不断增加,土地以及水、电、路、热、气等问题已严重影响到招商引资工作。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下面我再谈三点想法:
一、正视压力,围绕全局抓招商
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竭尽全力发展工业经济,开发区建设已初具规模,企业投资势头看好,但上半年我市的税收、工业总产值等增幅反而有所回落,这值得认真总结和反思。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市经济盘子小,企业尚未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引进的好项目、大项目不多,技改投入总量虽有较大幅度增长,但有效投入不足;人家企业已经完成原始积累,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现正处于爆发期,而我们还在做人家早已完成的事,还承担着许多历史遗留的问题,并且正在同步推进市场化、国际化、城市化、工业化和信息化,所以感到很吃力。总的说来,目前我市经济还没有摆脱发展困境,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对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我们正处在工业化初中期阶段,企业“低、小、散”状况突出,产业层次偏低,是经济发展最难熬的时期,这种现状可能要过3-5年才能有所改变,这是一个普遍的经济发展规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既不能求全责备,更不能怨天怨地,只能勒紧裤带,咬紧牙关,坚定不移地按照市委、市政府既定的目标和思路,迎难而上,奋力拼搏。特别是在当前,嵊州想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实现跨越式发展非常艰难,惟一的出路就是义无反顾地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借用外力谋求跨越。因此,我们必须敢于面对现实,准确把握大局,把工作着力点放到招商引资上,以更加积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