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制开发外,还注重在北京、上海等一批科研院所集中、技术力量密集的城市,创建自己的科研开发基地,通过实施“借脑”工程,增强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实践证明,这两种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下步,要把加快科技进步作为提高民营经济上水平的主攻方向,一方面引导民营企业,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多形式、稳固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引导民营企业依靠自身技术力量进行自我创新,走产学研一体化的路子,
通过科技投入,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整体实力。
三是要引导民营企业加快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步伐,增强竞争力。我国入世在即,民营企业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这就必须从现在起,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积极“走出去”与国外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贸易合作和技术合作,在更大的领域和空间发展提高。同时,一些大的民营企业要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积极创造条件申报isq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争取有更多的民营企业能获得这一进军国际市场最有效的通行证,在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壮大自己,提高自己,发展自己,增强参与国际商场竞争的能力。
三、关于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工作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实行政策扶持、优化投资环境等措施,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迅猛。全市新建、扩建和改造农副产品龙头企业69处,总投资达4亿多元,另有31个项目已签订合同或正在洽谈中。到目前,全市各类农副产品龙头加工企业发展到115家,总投资达6.08亿元年加工能力达66.44万吨,产品包括蔬菜、果品、粮食、肉食、蚕茧、饲料、工艺品等10大类30多个品种,直接带动合同种植82万亩。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有利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区域化种植水平。目前,全市粮田面积已压缩到了70万亩左右,粮经比例基本达到了5:5,全市果蔬产量的70%以上被龙头企业消化吸收。尤其是蚕桑、黄烟、酿酒葡萄、蔬菜等一批特色产业,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迅速膨胀规模,分别发展到了4.6万亩、3万
亩、2万亩和30万亩。全市形成了红富士苹果、草莓、芦笋、小香葱、特种菜、山药、小蜜桃、原种小麦等16个万亩以上的经济作物大方,大方总面积达20万亩。同时,龙头企业建设加快了老加工企业的改造、挖潜、转产步伐,盘活了企业闲置资产,增强了企业活力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