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的资源。要借鉴通城经验,以亲情、乡情、真情为纽带,感召回归守业者,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建立各级领导联系人才制度。
二是开展“四个一”活动。各地各单位利用多种渠道加强和天门籍在外工作人员、守业人员的联系。寄一封慰问信,看望一次亲属,春节前组织一次座谈会。通过以上活动了解在外人员工作、生活情况。
三是外出访问慰问老乡。各地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一定要走出去。向他宣传天门、推介天门,争取推荐一个项目,介绍一名客商,提供一条信息,吸引他回乡投资兴业。
四是做好“回归企业”服务工作。要热忱欢迎天门老乡回家守业。及时解决他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四)注重项目门槛。
树立“质量第一,要对天门的久远发展负责。效益优先”意识,招商以工业项目、产业链延伸项目和环保项目为主,招大商,招科技含量高,资源利用率、环保等项目。不引进严重污染环境、不产生税收、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要规划好项目,积极利用存量招商。要控制投资强度,提高投资门槛,注意节约用地。
(五)加大工作力度。
推进项目建设速度,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在建项目早完工,早投产,早见效。
1.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要完善部门服务体系。大力开展行政效能建设活动。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各部门要对投资服务事项从项目立项到竣工验收进行全面梳理,把各个环节的办事机构、运行顺序、收费规范、时限要求和违诺追究公之于众,使投资者能够准确预知行政管理顺序和时限,做到心中有数。继续实行“事不过三”责任追究制,及时处置损害和扰乱经济发展环境和经济秩序的人和事。要完善窗口服务体系。积极推行一个中心对外,一条龙服务、一站式操持、一次性收费的服务模式,推行首问责任制和超时默认制。办事窗口要与服务许诺相一致,严禁两头管理、双轨运行、体外循环,着力解决一站式服务不到位的问题。力争做到市委、市政府对各客商承诺的事,不需各级领导再打招呼、再签字即可料理各种手续。要完善专班服务体系。项目服务专班和服务单位要深入建设工地,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为客商排忧解难。招商专班与服务专班要有机结合,保证招商项目从信息、洽谈到建设的服务工作的连续性和紧凑性。
对招商引资的考核,从今年开始。既要考核招商引资任务的完成情况,也要考核招商引资的全年工作情况。各地各单位要对照市招商局《关于做好固定资产投资和招商引资基础工作的通知》要求,认真抓好招商引资各项基础工作的落实,做到有招商专班,有招商计划,有人才信息档案,有招商项目库,有月报表和参与市里组织的大型招商活动。特别是招商引资的项目筹划是基础工作中的单薄环节,各地要引起高度重视。同时,要做好引进项目的档案资料准备工作,每个项目要有规范齐全的档案资料,并装订成册,规范管理。
2.进一步加大项目管理跟进力度。一是建立科学的招商引资指标体系。不能将招商引资的绝对数量作为衡量招商引资效果的唯一规范。要从合同金额落实率、实际资金到位率、签约项目推进率、项目投资强度等方面进行科学评估。责任必需界定清楚,项目建设时限必需明确,投资计划必需一目了然。要按合同要求督促投资方按期动工、建设、投产。合同双方要切实履行合同条款赋予的责任和义务,保证合同的法律效力。三是要严格政策管理。优惠的政策、宽松的环境是吸引客商投资的主要手段,但一味强调放宽政策环境意味着政府管理行为的随意性。招商引资工作中,要逐步健全对落户项目管理的有关制度,出台相关政策。项目落户地要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