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业务发展、简单甚至是草率开发新业务、人员精力不够、没有“拳头”业务的现状。
1、机构设置
中国邮政特快总公司、中国邮政邮区中心局实行垂直治理,总公司为一级法人,各省或大区或一定的经济区域设立子公司,全国其余下属机构全部为分公司,子公司对分公司的财务实行一体化,即:收支两条线治理。分公司全力发展业务,子公司除指挥业务发展外,还要做好财务治理,市场的深入开发,基本建设等
工作。中国邮政特快总公司还要在农村和城市小区设立代办处,充分发挥邮政大网覆盖广的优势。
2、中国邮政特快总公司、中国邮政邮区中心局和其他邮政企业的关系
均为中国邮政内部经济实体之间的关系,相互之间协作配合,中国邮政邮区中心局按经济合同负责完成邮件的分拣、封发、运输、仓储,中国邮政特快总公司和其他邮政企业负责搞好营业、服务、投递、业务开发等工作。在中国邮政内部制定一套经济核算办法,利用邮政综合计算机网络进行经济核算,用结算单价和工作量在彼此之间结算。在邮政企业集团内用经济合同约束,以保证协作各方经济利益和邮件传递时限。
3、建制步骤和治理
首先理顺中国邮政邮区中心局治理体制,按邮区中心局的设置进行行政治理,即:中国邮政邮区中心局下属一级邮区局,二级邮区局,三级邮区局,邮区中心局实行垂直治理,横向与各地邮政专业公司(邮政局)进行合作,负责以快捷的速度分拣、封发、运输进、出口邮件,经济上对邮件运输按结算单价进行结算(建议取消现有的袋公里结算方式,改用吨公里结算,杜绝人为增加袋公里的行为,节约成本),以结算所得作为邮区中心局的自有收入,结算单价要考虑中、西部自然差距。
邮区中心局在中国邮政企业集团中处于枢纽地位,其邮件传递速度直接影响邮政企业在信息行业中的地位,影响着邮政企业在实物信息传递市场中的份额。因此,要给邮区中心局制定满足市场需求(可以比照私企的做法,向用户承诺时限天数)的邮件运输时刻表,在现在的邮运时限上大大提速。把时限要求作为结算自有收入的前提,凡达不到时限要求的,取消或扣减其结算自有收入,并按规章和经济合同处罚。邮区中心局实现自负盈亏。-
中国邮政特快总公司下属省级子公司,省级子公司下属若干分公司,分公司的设立应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按经济环境确定,一般来说分公司按县(市)级行政区划设立,对经济落后地区,假如其特快业务收入达不到一定数量,则设立代办处,由承担普遍服务义务的邮政局代办。特快业务要根据市场制定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速度、不同服务、不同价格的营销策略,非凡要在同城市场和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勇敢、灵活、快速、执著地和竞争者竞争。
条件成熟后,按照中国邮政特快总公司的模式逐步建立其他邮政业务专业化公司,就目前业务而言,笔者认为还可以设立中国邮政函件总公司(或称邮政局,包含集邮和机要。主要承担邮政普遍服务义务)、中国邮政储汇局(银行)、中国邮政书报刊发行总公司、中国邮政物流总公司(含包件)。
三、在中国邮政内部成立若干经济实体,实行专业化经营有如下好处:
一九九八年的邮电分营相当于在邮电内实行专业化经营,分营后无论邮政、电信、移动的发展均超过邮电合一时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专业化分工协作,全球经济一体化要求国家之间、地区之间进行专业化分工协作。因此在邮政内部实行专业化经营是邮政发展的必然选择。
1、实行专业化经营,有利于业务发展。
目前,在基层邮政营业场所,一个邮政营业人员既要处理函、包、汇、发、集邮、特快、储蓄业务,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