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病人及家属焦虑心情不顾,产生不必要的纠纷;有些科室连勤工都管不好,在病人面前十分随便,甚至索取钱物;有些病人面对社会利益再分配、基本生活不能保证,产生对现实不满,把怨气撒向医院或是纠缠某些医务人员不足,到处告状,损害医院形象。医疗工作应该遵循科学规范的要求,但医疗服务必须具有人情味。医务人员的冷漠态度是社会最反感的,实际上也是对生命的漠视。医疗服务与商业服务相比,虽有特殊性,但本质没有变,医患之间同样应该是平等、公平、自愿、诚信的原则,尽管是医疗上的技术权威,但这种权威不能排斥对别人的尊重,不能剥夺被服务者的权利,创造一流服务态度,可以弥补医疗水平上的某些不足,也是化解医患矛盾的缓冲办法。
体现以病人为中心,即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这就要求我们提供服务的时候能够听取病人滔滔不绝的倾诉,甚至是不可思议的话题,能容忍病人甚至是荒谬的想法和固执己见的要求,进行耐心解释和指导,引导病人走出病态的怪圈,这是一个医务工作者最基本要求。我们不能容忍和姑息病人不断因为医疗质量、服务态度的举报、甚至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如果这样,我们就会处在无限的纠纷之中,对差错事故处理的态度也体现医务工作者对生命价值的态度。
有些事情可以千百次失败,唯有人命关天的事情,容不得任何疏忽大意。因为生命是世界上最宝贵的,医务人员救死扶伤是天职,我们所有的工作就是接受人类生命的重托。
今年开展的“创优势、树品牌、迎挑战、铸辉煌”是贯彻“二二三五”工作思路和2002年业务工作会议精神,每个领导干部都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抓紧抓实。慈善病人日渐增多,需要我们具有更高境界,更深的理念,更好的质量和态度来协助政府化解疏导社会矛盾和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的存在,并不需要等到社会高度发达后再去研究解决,我们要直面困难、正视问题,在总结成绩中树立信心、鼓舞斗志,在问题和困难面前,增加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决不能等到问题积重难返再去解决。
四、坚持以人为本,推行医院人文化战略,创造团结奋斗、宽松和谐、积极向上的氛围,同时必须与管理体制、人事制度改革实行同步。
医院是知识分子集中、高层次基层单位,是生产力发展的先进代表。广大医务工作者忠实于祖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为了自己事业执着追求,往往终身在医疗岗位上辛勤工作、刻苦学习,一切为了病人,即使是一种病例,短则几个月、几年,甚至十几年、几十年的奋斗不息,永无止境,直至弄懂弄通。不管是风雨交加,还是寒冬酷暑,只要医院一声呼唤,随时投入紧张的工作,以事业为重,以病人为重,以医治病人病痛为天职。尽管改革开放20多年来社会财富丰富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他们不可能象“大款”“大腕”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高消费,也不会象歌星、影星那样一举成名,因为囊中羞涩,他们往往为了房子、孩子、“妻子”而饱含泪水,因为没有票子。在金钱的社会里,他们往往显得无可奈何、忍气吞声,他们往往视面子为人格尊严,在利益分配上体现“一大二公”。此情此景,谁来保护他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就需要用政策保护,机制维护,领导呵护。利益分配向一线政策倾斜,奖金的机制维护、领导关心和支持,应该成为我们分配体制的决策重心。要造就典型,树立比学赶帮,培养爱护人才成长。体现病人第一、医生第一。然而医疗是一个整体运行过程,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在“名医”战略中也包含着护理,护理也应该是人才辈出,受到应有的尊重和关怀。
人才引进,特别学科带头人的引进是最廉价的成本投入,是产生效率、效益优化的源动力,它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