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
很兴奋与诸位见面。借此机会,我想对学校的行政治理工作谈一些看法,与诸位共勉。
大学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大学的荣誉是由全校教师、学生和治理人员共同创造的。我校的各级党政治理人员承担了学校最为繁杂的事务性工作,非凡是中层治理干部,是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推动者、支持者和执行者,是我校治理队伍的中坚力量。可以说,我们的治理干部队伍,尤其是中层治理干部队伍,是国内高校治理干部中最优秀的一部分,诸位能够成为这样一支优秀队伍中的一员,应该感到自豪和骄傲。
走上了中层干部的岗位,说得更直接一些,就是大家“当官”了,在这个时候,我想大家就有必要明确一下,什么叫做“当官”。大家都知道先生的那句名言,就是“要立志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我想,在大学里“当官”,应该有这么一个基本的认知:“当官”,是要“做事”,是要“做大事”。我希望大家在当了这个“官”以后,能够再重新考虑一下自己的人生目标。现在,学校里面的中层治理干部越来越年轻了,三十几岁就升了副处甚至正处的干部大有人在,我想,假如我们的这些年轻干部们只是将自己的人生目标定位在做更大的“官”,假如副处们只想着做正处,而正处们也都只想着何时成为副厅,那么我想大家在“仕途”上大概就只能不断地感到“生不逢时”,“此恨绵绵无绝期”了。道理很简单,职位永远是一种稀缺的“资源”,这就像是一个金字塔,越往上,可能性必定会越来越小的。就以我们学校为例,我请组织部和人事处统计了一下,学校实职岗位的校级领导有15人,处级干部214人,科级干部303人,很明显,数字之间的比例差距甚大,不可能所有的科级干部都会晋升到处级,处级干部更不可能都晋升到校级,假如我们的干部们都以升官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那么失望的必定是大多数。我经常说,做行政工作,付出与获得在很大程度上是不成正比的,其中有机遇,还有很多偶然的因素在起作用,是否可以晋升,在很大程度上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假如我们只是单纯地追求晋升,就难免会做出一些“动作变形”的事情,就有可能不择手段,也有可能自暴自弃,那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又还有多少意义可言呢?当然,有人可能会问,假如不把官阶的晋升作为人生的目标,作为一个行政人员还有什么“奔头”呢?我想,晋升固然是“奔头”之一,但行政人员的“奔头”是绝不仅仅在于“升官”的。大家现在成为了处级领导干部,其最大意义,就在于大家已经得到了一个更大的平台,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在这个平台上,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干,实现自己的抱负,在“做事”和“做大事”的过程中克服一个又一个工作中出现的难题,享受这个工作过程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所以我说,从事行政工作,“当官”、“升官”决不是目的,从事行政工作的过程,就是享受在工作过程中不断闪现的自我实现的瞬间的一个过程。我想,现在大家最要害的,是要保持一颗平常心。
说到“做事”,大学的行政部门是不同于政府机构的,政府是科层体制,明确要求下级必须对上级负责,这种体制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它可以保证政令的畅通,但同时也往往会导致另一个后果,就是会产生对权力的敬畏,惟上级之命是从,导致人们对官位的级别非凡看重,而责任又往往被忽视。我想,在大学的行政体制中,当然也可以借鉴政府科层体制,因为政令的畅通也是我们所需要的。但是必须明确的一点是,大学的行政人员与政府机构的公务员是不一样的,大学的行政人员,不应该仅仅是一个权力的敬畏者,而更应该是一个学术的敬畏者和知识的敬畏者。大学的行政人员,应该牢记自己最重要的责任是为师生服务,要给他们以方便,要为他们排忧解难。我们是不是可以定一个原则,叫做“不拒绝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