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每年的惯例,今天,人事处安排我为新上岗的教工作一个讲话,我也很愿意能通过这个机会同大家见面,把我的一些想法与大家交流。
多年来,我与全校的师生一同经历了大学的改革与发展,我深切地感到,我早已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学校。
今天,在座诸位加入到大学中来,为这个学校增添了新鲜血液,作为校长,我非常兴奋。当然,我们也知道,大家来到**工作,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不仅仅是大学选择了诸位,同时也是你们选择了**,说明大家愿意并且喜欢来到这里,相信**能够为自己提供一个学术事业和人生发展的平台,而且我还以为,这里一定还有着各位与**之间的缘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我们所共同热爱的大学也有自己的办学目标和努力方向。下面,我想谈谈我心中的大学,也可以说是作为校长对于心**学的一个期待和展望。
一、大学的使命与教师的责任
(一)大学精神与大学的使命
我们知道,大学是时代精神的象征,是社会良知的灯塔,也是人类精神家园和民族文化的守护者。大学应该既体现着某一时代的精神,同时又承载着人类终极的价值追求。只要人类的文明延续,大学前进的步伐就不会停止。
目前,社会上对大学的各种讨论越来越多,但无论如何,我认为大学的本质并没有改变,那就是,大学是以科学思想为基础,是追求真理、创造知识的地方,大学总是严厉地、批判地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些永恒价值。而大学的功能则是要通过学术性的教学(而不是职业教育或者技术教育)和创新性的科学研究,全面地塑造学生,传承和创造人类的知识与文化,并服务于当下社会。简言之,大学就是要以培育人才、创造知识为根本使命,以服务社会、造福国民为己任。
美国加州大学前校长克拉克教授曾经对1520年以前成立的各类组织做过一个统计,迄今仍以同样的名字存在的,全世界只有85个,其中,70个是学校,15个是宗教组织。追求永恒是绝大多数组织的终极目标,看了这个例子,也许有人会说,大学具有永恒的属性,是可以一直延续下去的。但是,1520年前,世界上的学校一定不止70个,为什么只有70个迄今仍然存在,我想,那是因为它们传承着某种精神,所以我们或许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那些承载着大学精神的大学才有可能是永恒的。
(二)教学与科研是大学教师的天职
大学就是这样一所承载着大学精神的大学。作为大学的教师,应该牢记大学的责任和使命,把传承知识、创造知识作为自己最根本的任务,因为这是一个大学教师的天职。
在大学,我们要求教学与科研并重。因为,教书与做研究是分不开的,我相信,不做科研的教师是很难成为出色的教师的,也就是说,在大学这样的学校,要把书教好,有一个前提,就是要做研究。这里,我想讲一个例子,有一位学生从其他学校转入我校学习,过了一段时间,父亲问他感觉如何,他说**的老师上课“有意思”,更能吸引自己,为什么呢?他说原来的学校老师总是照着教材讲,而我们的老师没有现成的教材,是“讲自己的东西”。
听了这个故事,我颇有感慨。事实上,学术史上的许多经典著作,正是从学者们的课堂讲义演变而来的。我也相信,今天我们**许多教师的学术论著,出自教学讲义或者通过课堂火花启发完善而形成的,也一定不在少数。我想,这就是**与一般的教学型学校的不同之处。**的教师应该具有从事独立研究的实力和志气,**的教师应该有信心开辟出一片自己的学术天地。当然,大学课堂的主要任务还是传授知识和文化,我们鼓励大学教师独立研究,更多地是希望老师们创造性地传授知识,让我们的学生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批判地继续。总之,教学和科研是**教师最根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