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的“历史终结”。苏、东剧变是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民族、外交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根本原因在于信仰、信念上改旗易帜、改弦更张,使执政党发生质的嬗变。长期以来,苏联奉行的社会主义模式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为主框架的教条主义模式。这种教条主义的模式逐渐处于“僵化”的状态,阻碍了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上的教条主义和专制主义所造成的恶果,又使原苏联一些主要领导人跳到右倾取消主义的极端,搞指导思想上的多元化,取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最终导致了社会主义政权的丧失。可见,苏、东剧变,是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两个基本问题的结果。因此,苏、东剧变不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失败,而是理论教条主义、专制主义和取消主义的失败;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终结,而是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终结。
(五)如何正确看待当前党内和社会上出现的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当前在党内和社会上确实存在着形形色色的腐败现象,而且还在滋长蔓延,对这个问题我们一要正视,不能回避;二要正确认识和看待。第一,腐败不是社会主义制度固有的,而是私有制的必然产物。私有观念是腐败产生的思想根源,私有制是腐败产生的制度根源。当前我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腐败现象,是因为我国现在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和监督制约机制还不够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还不够完善,行政行为、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还没有受到严密规范和有效约束,为腐败现象的发生留下了“空隙”。同时,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种各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交互影响,有些人在思想上产生困惑和迷惘,助长了消极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资本主义社会有腐败,有的国家的腐败现象比我国要猖獗得多。第二,我们党的主流是好的,消极腐败现象只存在于少数党员干部之中。长期以来,广大共产党员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各条战线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孔繁森、李国安、李素丽、徐虎、郑培民、任长霞、牛玉儒等就是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杰出代表。而党内腐败分子只是少数,并不是主流。对此,我们决不能一叶障目,被不正之风挡住视线;也不能以偏概全,把腐败现象夸大到不适当的程度;更不能无辜其余,把社会上的不正之风都混同到党内来。第三,对于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我们党历来是高度重视、认真对待,采取各种措施与之进行坚决斗争的。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一再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制建设,特别是十五大以来,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方针,反腐败的力度明显加大,取得了明显效果。胡长清、成克杰、程维高等一批身居高位的腐败分子被判处极刑,正如朱镕基同志在回答一名外国记者的提问时说:惩治腐败,有哪个国家象中国这样杀了这么多人?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反腐败的决心和信心。第四,清除腐败现象要靠全党动手,全社会齐心协力,依靠人民且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前提下加以解决。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有力证明了这一点。
二、严守党的纪律,做遵纪守法的模范
共产党员在政治上保持先进性,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严守党的纪律。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党内生活的各种规矩。坚持党的纪律,对于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和社会稳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完成党的各项任务,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在创建无产阶级政党之初就明确指出:“必须绝对保持党的纪律,否则将一事无成。”在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能够不断战胜困难、夺取胜利,除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