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重点,加大力度,全面落实创建活动的各项任务
加强教育行风建设,创建“群众满意的学校”,是贯彻为人民服务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和有效途径。面对教育行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把行风建设摆在教育工作的突出位置,广泛发动,开门评议,纠建并举,务求实效,在端正办学思想,规范收费行为,加强师德建设深化校风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取信于民,更好地塑造教育系统的文明形象。要通过创建活动,达到以下目的:
1、严格执行制度,在规范教育收费方面取得新进展。
投入不足绝不能成为个别学校乱收费的理由。我们要立足全局,正确认识和处理学校经费投入不足与收费的关系,下决心切实解决教育乱收费问题。要切实加强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要坚持实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坚持实行教育违规收费责任追究制,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
今年,社会各界仍将对教育行风进行全面评议,教育收费情况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教育行风评议的结果。为此,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各学校务必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对教育收费的管理,坚持依法收费、依规收费。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单位要迅速落实“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的收费管理责任制。对不执行教育收费政策,不执行教育收费纪律,继续违规收费的,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肃纪律。
2、坚持教育为重,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方面取得新提高。
要认真组织广大教职工深入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专题教育,引导每位教师确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要积极推行学生评教、家长评教、社区评教活动,把学生、家长、社会的期望转化为教师的自觉行动。要在大力弘扬高尚师德的同时,加大对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等违背师德行为的查处力度。对下发的《指导意见》要宣传好,让学校的每一位教职工、学生、家长知晓其内容,要在学校显要位置公布举报电话,认真对待每一起举报。今后,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把师德建设的情况,作为衡量一个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方面,纳入对学校的各项考核和评估;学校要把教师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况进一步纳入到对教师的各项考评中,强化管理,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3、主动开门评议,在民主评议活动中取得新成效。
创建活动的成效明显不明显,要由人民群众说了算,要在问卷调查中见分晓。因此,我们不能满足于开展了多少活动、做了多少工作,而是要看实际解决了多少群众不满意的问题。为此,要不断了解情况、掌握动态、深入社会、主动接受方方面面的监督,及时发现问题,采取切实措施,进行整改。尤其要重视群众来信来访、重视行风监督员反映的问题,凡是署名反映的问题,必须及时向反映人反馈调查处理的结果,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结果。要广泛发动,开门评议,主动接受下级机关、基层单位、学生、家长、教职工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目前,正是“查找差距阶段”,各校要动员广大教职工认真分析本校实际,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采用座谈会、征求意见表,走访群众等多种形式,邀请学生家长、社会各界人士和服务区内的机关、单位、企业、社区等机构的不同层面的群众代表,对学校工作提出改进意见。要利用即将开展的“素质教育开放周”活动,大力宣传学校教育教学的丰硕成果。对学校工作中暂时遇到的困难,要真诚地与家长沟通,取得他们的理解。
4、广泛宣传发动,营造良好的创建环境。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