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制度改革。要在前阶段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坚定不移地推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干部选拔聘用制,建立起干部任前公示及试用期制,积极探索和实践干部任期目标(工作)责任制,完善相应的干部评价、考核、监督和激励机制。要通过改革,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党政管理干部队伍。
三是坚持体制创新,办好校办产业。校办产业要按产学研结合的要求,以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为目标,加快资产的重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逐步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要加强内部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面向市场,发展壮大,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并为办学提供更多的支持。
四是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提高服务保障能力。后勤社会化改革要强化为教学服务的意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朝着现代经营型、企业化、社会化的方向改革,形成公开竞争,优胜劣汰的具有教育行业特色的后勤服务和保障体系。要推进学校后勤服务集团规模经营,建立和实施主要靠市场驱动的运行机制,实行事企分开,行政管理职能与经营职能分开,学校所有权与实体经营权分开,在拨款制度、劳动制度、分配制度和产权制度上迈出新的步伐。同时,要根据上级有关政策规定,逐步推进教职工住房货币化改革。
五是强化内部科学管理,提高管理水平。要进一步精干机构,完善各项管理制度,逐步做到管理重心的下移。要进一步推进学校组织结构的合理化,探索并完善多样化的管理模式。要建立校内资源共享机制,建立健全各级领导经济责任制,严格执行经费预决算制度,加强和改进国有资产管理,提高管理效益。要依托校园网建设现代化管理平台,加快实现党政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与办公自动化的步伐,加强教育管理软课题研究及成果运用,努力提高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