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时代的要求,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以及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探索新的思路、措施、途径和机制,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当前,要特别重视教风对学风的影响,重视师德的建设;重视网络有害信息对青年学生的影响,加强网络思想阵地建设;重视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对学生课后管理带来的新情况,积极探索加强公寓内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措施;重视在社会变化过程中对学生心理的冲击,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态。要加强民主法制教育,搞好“四五”普法工作。进一步加强安全保卫,加大校园综合治理工作的力度,确保措施落实、工作到位、责任到人,同时积极创建良好的周边环境。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要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拓宽创建领域,提高创建层次。要提高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以内容健康、格调高雅、丰富多彩为基本要求的校园文化品位,提高以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工作作风和良好的校园秩序为主要标志的校园文明程度为目标,继续抓好青年志愿者、社区服务、“三下乡”社会实践等行之有效的活动,进一步探索具有时代气息的富有成效的新型创建形式。要加强校园人文景观建设,形成优美高雅的校园环境。要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加强对外宣传工作,办好学术刊物,巩固和扩大多学科的科研园地。
第四,牢记办学宗旨,努力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我们的办学宗旨。在新的历史时期,要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学校就必须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努力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民群众将子女送来上大学,我们有责任让他们放心满意。教职工是我们办学的主体,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关键在于教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学校各级领导,一定要以人为本,尊重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和民主权利,把更好地为教职工服务,作为实践办学宗旨的具体行动,急一线之所急,帮一线之所需,千方百计改善教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在学校发展的同时,稳步提高教职工的收入水平。
二、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积极落实学校“十五”规划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