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报告作出了未来一个时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部署--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规范行政行为,加强行政执法部门建设,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规范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系;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
引人关注的是,针对我国行政管理领域广泛存在的部门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政出多门等问题,报告鲜明提出了“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这是进一步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行政效能的重大举措,为未来政府机构的进一步科学整合与设置、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指明了方向。
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
突出强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的目标并作出具体部署,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权力运行上更加公开、公平、公正的坚强决心。
为了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报告提出了若干具体措施: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健全组织法制和程序规则,保证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等。报告还要求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同时突出强调要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
一条主线、五大建设
执政党建设总体布局更加明晰
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相对应、相配套,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执政党建设的总体布局,这就是: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这“一条主线、五大建设”,使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路径更加明晰完整。
报告用言简意赅的语言,强调了“五大建设”的各自重点:思想建设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组织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作风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制度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反腐倡廉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
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86年,在全国执政58年。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建设目标--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在新时期以来探索和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执政党”的重大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路径:“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十七大报告的这一导向性论述,发展了此前的相关认识,指出了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路径。
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党内民主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积极探索。十七大报告对这些新探索、新尝试、新经验进行提炼、概括,充分加以吸纳,对发展党内民主作出了一系列新的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