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缺陷的工作机制。普遍建立了孕产妇和婴幼儿转诊急救的“绿色通道”,确保母婴安全。出台《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开展母婴保健执法检查,严厉查处非法接生、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等案件。各级政府通过医疗救助、限价接生或农村合作医疗补助等政策,帮助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到2006年底,农村住院分娩率达到84.6%。在西部地区的1000多个县(市)实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覆盖农村3亿多人。在实现人类新千年发展目标的进程中,中国为全球作出了重要贡献。 [ 2007-10-18 19:50:52 ]
[新华网]三、农村卫生事业快速发展 2003年,国家启动了以政府筹资为主,个人少量缴费,农民自愿参加,重点提供大病保障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到2007年6月底,全国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县(市、区)已达到2429个,占全国总县数的84.9%;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达到7.2亿人,占全国农村居民的82.8%,参合率达到85.9%。四年来,享受医疗补助的农民累计达到6.37亿人(次),补助费用累计达到377.31亿元。减轻了农民医疗费用负担,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状况。 [ 2007-10-18 19:51:06 ]
[新华网]从2005年开始,国家实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在5年内投资217亿元,全面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为提高农村卫生服务水平,卫生部等部门启动了“万名城市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组织城市医生到农村提供医疗服务,培训农村卫生人才,并坚持经常化、制度化。在农村实施改水、改厕、改灶工程和创建卫生乡镇活动,农村卫生环境面貌不断改善,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2007-10-18 19:51:10 ]
[新华网]四、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 以促进健康为核心,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积极调整城市卫生服务结构,大力发展以社区卫生服务,探索建立双向转诊、密切合作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截至2006年底,全国有278个城市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占城市总数的98.2%;全国共设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3036个。各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端正服务理念,优化服务模式,降低服务费用,改善服务质量。各级财政加大社区卫生投入,中央政府通过转移支付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对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 [ 2007-10-18 19:51:22 ]
[新华网]五、完善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 2003年以来,政府卫生投入大幅度增加,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和社会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从2001年的40%上升到2005年的48%,居民个人卫生支出所占比重由2001年的60%下降到2005年的52%。逐步完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已经覆盖1.7亿职工;在全国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到2010年基本覆盖全国城镇的非就业居民和少年儿童。大力发展以政府筹资为主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对低收入家庭和支付医疗费用困难家庭给予救助。2006年全国支出农村医疗救助资金15亿元,救助1823万人次;全国支出城市医疗救助资金10亿元,救助211万人次。 [ 2007-10-18 19:51:34 ]
[新华网]国家发展鼓励商业健康保险事业,目前有82家商业保险公司开展疾病保险等业务。2006年全国商业健康保险费收入达376亿元,报销医疗费用125亿元。 [ 2007-10-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