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保障基金,到今年8月底已积累了3600多亿元。 [ 2007-10-18 19:55:20 ]
[新华网]四、劳动关系保持和谐稳定。党和政府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入手,积极致力于构建规范、和谐、有序、稳定的劳动关系,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初步形成,劳动关系保持总体稳定。为规范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进一步完善了劳动合同制度。为规范企业行为,颁布实施了工时、休息休假、最低工资、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劳动保护等方面的标准。积极探索建立工资支付长效机制,全国已有27个省区市建立了工资支付保障制度。 [ 2007-10-18 19:55:32 ]
[新华网]2003—2006年,共立案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12万件,涉及劳动者298万人,结案率保持在92%以上。为平衡劳动关系双方的利益,在部分企业建立了集体协商的机制。在中央、省和城市三级建立了由政府部门、工会和企业联合会组成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目前全国已建立8000个三方协调组织,初步形成了协调劳动关系的组织体系。同时,进一步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建立和完善监察执法制度,畅通信访、公共服务电话和信息网络等投诉举报渠道,有效地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 2007-10-18 19:55:36 ]
[新华网]五、农民工劳动保障工作稳步推进。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维护农民工的劳动保障权益。2003年到2005年,针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突出问题,开展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专项行动,累计清偿了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337亿元。2004年底,国务院就进一步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作出部署,各地取消专门针对农民工设置的流动就业管理制度,进一步清理取消限制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近几年来,连续在全国组织开展“春风行动”,为农民工提供职业介绍服务,并积极探索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办法。 [ 2007-10-18 19:55:49 ]
[新华网]2006年,国务院制定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明确了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政策措施,成立了由32个部门和单位组成的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着手解决农民工最突出、最直接的切身利益问题。各地加强对用人单位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的指导和监督,开展对农民工的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在全国开展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情况专项检查、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以及整顿非法用工等专项行动,较好地维护了农民工合法权益。实施了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平安计划”和参加医疗保险的专项扩面行动,目前,全国已有3447万和2903万农民工分别参加工伤和医疗保险。 [ 2007-10-18 19:55:53 ]
[新华网]六、劳动保障法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劳动保障法律、行政法规和政策性文件。2003年,国务院发布《工伤保险条例》,进一步完善了工伤保险制度。2004年,国务院发布《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范了制度和办法。2005年,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完善了积极的就业政策;在总结东北三省试点经验基础上,发布《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对建立长效机制作出了规定。 [ 2007-10-18 19:56:05 ]
[新华网]2006年,国务院下发《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政策框架和工作要求;批转了《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年-2010年)》,明确了发展目标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