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了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这些资助政策和措施落实到位后,国家每年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财政投入、助学贷款和学校安排的助学经费总额将达到500亿元,惠及2000万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使困难家庭的学生能够上得起大学,接受职业教育。
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推行“一费制”收费办法,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地区有效防止“一边免费、一边乱收费”的现象,规范和完善高等学校收费政策,对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严格执行“三限”政策,普遍建立教育收费公示和听证制度,教育乱收费蔓延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人民群众对教育行风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阳光工程”2005年实施以来,把招生政策、高校招生资格及有关考生资格、招生计划、录取信息、考生咨询及申诉渠道、重大违规事件及处理结果全部公开,将招生录取工作置于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之下,建立并完善招生考试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取得明显效果,高考考风考纪进一步好转,招生乱收费、违规录取现象大幅减少,考生、社会投诉率大幅度下降,“阳光工程”成为教育战线落实公平公正的民心工程。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近年来在高校毕业生总量大、增幅高以及社会就业总体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毕业生就业制度、管理体制、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引导、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农村、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总体顺利,初次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70%左右,实现了就业人数的持续增长。
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认真落实学校安全责任制,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切实维护学校安全稳定,维护教育系统稳定。建设安全、健康、文明的和谐校园,确保青少年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积极推进进城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坚持以公办学校为主、以流入地为主,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列入教育经费预算,对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实行与当地学生同等对待的政策,保障进城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通过加快推进农村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积极推广各地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加强了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的管理,初步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管理网络。
四、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师资特别是农村师资建设,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努力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好学
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主题,促进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近年来,教育系统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受到重视,师德和学术道德建设得到加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推进考试评价制度改革。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把加强体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点,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努力促使青少年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切实增强青少年体质。
大力倡导尊师重教,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民教师队伍。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采取有力措施保障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扎实开展教师培养培训,大力表彰优秀教师,为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