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停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
描绘一幅宏伟蓝图——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人民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更好更快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五年成就辉煌。细心盘点,中国发展势不可挡,实现到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今后13年只需要保持每年6%左右的速度。我们有能力向着更高的目标冲击;
五年人民生活迈上新台阶。细心体会,随着物质条件的提高,人们对政府的公共服务、家庭财产的保护,以及教育、医疗、住房等事关切身利益的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过上更好生活有了新的期待;
五年实践经验弥足珍贵。细心梳理,科学发展观已经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十六大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五年后的今天,我们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需要对发展的目标赋予新的内涵。十七大勾画出了一幅美好的蓝图:
——到2020年翻两番的目标,从经济总量变为人均标准。这将使2020年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原定的3000美元,提高到4000美元。这是一个更高标准的小康。
——从消费、投资、出口的协调,到发展改革的协调,从城乡的协调到区域的协调,都有了新的部署。这是一个更加注重速度、结构和效益协调性的小康。
——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首次纳入中国特色政治制度范畴……这是一个让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民主权利的小康。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既来自物质发展的硬实力,也来自文化繁荣的软实力。十七大报告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综合国力竞争、满足人民需要等高度出发,提出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具体措施。这是一个兴盛中华文化、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小康。
——从教育公平到鼓励创业,从公平分配到完善社保……在政府的四项职能中,尤其强调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职能。这是一个人人享有更完善保障的小康。
——无论是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或者消费模式,无论是单位、企业或者个人,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共同的要求。这是一个充溢着生态文明的小康。
奋斗需要目标,目标催生希望。来自福建南安的李振生代表是村里的基层干部。听了十七大报告后,他给村里打了电话。他说:“十七大报告好,好在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好在体会到我们的新想法,照着这样干下去,大家越干越有劲,日子会越过越红火。”
(参加采写的记者有:赵承、刘刚、慎海雄、白瑞雪、张旭东、丁建刚、顾立林)据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