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记者慎海雄、顾立林、李斌)一个新时代的诞生总是以思想、理论的变革和发展为先导。当中国改革开放的巨轮驶到了新的起点,科学发展观这一治国理政的重大战略思想,为我们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连日来,从听取大会报告到分组讨论,出席党的十七大的2000多位代表结合报告热议科学发展观,说理解,话感受,提建议。科学发展观将大会和会外亿万群众的心凝聚在了一起:必须尽快进一步把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武装到全党和全国人民,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科学发展观是当代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5年来的实践表明,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局,正在给中华大地带来勃勃生机
一个政党要站在时代前列,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科学发展观是着眼于国内外形势,着眼于中国建设实际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它一经提出,很快就得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理解和支持。
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代表说,实践证明,十六大以来作出的政策是完全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赢得了亿万人民的拥护。
陆浩代表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在发展这么快、形势这么好的时候,更要注重解决发展平衡的问题。他认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恰逢其时。
出席十七大的代表们指出,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探索和研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上取得的重大成果。
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黄坤明代表认为,从近年来各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的成效看,已经给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带来勃勃生机。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21万亿元,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76万亿美元,经济总量和进出口贸易规模分别位居世界第四和第三。 总量增加的同时,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也出现了可喜的变化。2006年我国gdp能耗出现了2003年以来的首次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的增长幅度也明显回落,2007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继续下降,同比降低了2.78%,巩固了去年gdp能耗下降的势头。
“虽然仅仅是开局,但这是一个好势头。”上海宝山区委书记吕民元代表说,“这说明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我国经济正在进一步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否则我们是难以承受高增长与高能耗同步增长的压力的。”他认为,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在中国未来发展中将会日益显现其极端重要性。
“以河为镜,可以正发展。”长期从事水利工作的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李国英代表说,由于过于偏重经济发展,奔流到海不复还的黄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年年断流;被描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壮丽景观的黑河尾闾湖泊东居延海,从1992年起就开始干涸。新世纪开始,黄河治理从掠夺式开发变成为“给河流健康生命”的可持续发展,黄河再也没有断流,东居延海如今也形成了38平方公里生机盎然的湖面。“河还是那条河,发展的理念一变,又开始流淌。”李国英说。
“我们从实践中已经尝到了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