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的,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伟大历史任务的早日完成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和智慧。
立足全球,谋和平发展大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 隆国强
随着我国从“经贸小国”发展成为“经贸大国”,我国的对外开放也面临着新形势和新挑战。一是贸易磨擦进入高发期,我国对外经济关系更加复杂;二是国内经济发展对外部资源、能源依赖程度大大上升;三是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低下问题日益突出。
面对对外开放的新形势,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的报告中再次强调了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的坚定立场。胡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这既是对过去三十年对外开放经验的精辟总结,也充分体现出中国这个新兴大国立足全球谋发展的高度自信。
新的对外开放战略,对内是要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支撑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科学发展,保障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对外则是为和平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保障中国的和平崛起。因此,在继续推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和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与水平的同时,新的开放战略具有很多新的内容。
扩大对外开放领域,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着力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引进国际上先进的服务业态、管理模式与人才,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紧紧抓住跨国服务外包的重大机遇,大力促进服务贸易出口。引进技术与资本密集的制造业外商投资,促进我国先进制造业的发展。
充分利用全球资源,促进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是大国的立国之本,在全球化背景下推进自主创新,要勇于和善于充分利用全球资源。要通过引进国外的人才、设备和管理,特别是继续鼓励外资企业在华设立研发机构,开展更高水平的研发活动,充分发挥其“溢出效应”。要支持我国企业“走出去”,通过并购国外技术型企业或设立研发机构,就近利用国外研发资源,形成我国自主知识产权。
保障海外资源供给,促进可持续发展。我国人均占有资源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对海外资源能源的依赖程度会进一步上升。保障海外资源的安全供给,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内容。要通过对外投资,掌控一定的海外资源能源开发权,获取权益资源。要通过建立自贸区等多种手段改善与资源能源出口国的政治经济关系,与之建立稳定的长期供应关系,避免现货市场价格剧烈波动的冲击。要加强进口企业的协调,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大幅提高我国在资源能源价格谈判中的话语权。要建立与完善跨境运输通道,保障运输安全。要大力引进先进的环保型技术与设备,大幅度推进节能降耗,促进可持续发展。
积极稳妥扩大对外投资,培育中国的跨国公司。中国需要一大批自己的跨国公司,才能支撑我国的大国地位。过去30年,我国对外投资相对落后。目前,外汇储备充裕,对外投资能力大幅度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大大提高,具有开展跨国经营的内在要求。国家要大力扶持我国各类所有制的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培育国际品牌,建立国际营销网络,发展成为大型跨国公司。开展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建设,为中小企业顺利“走出去”提供平台。
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增强我国的全球影响力。大国要善于利用国际规则来维护本国利益,因此,我国要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