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穿着工作服,他们说哪里像自己的女婿。他们说你要是这个样子的话,说什么也不会让我女儿嫁给你的。
主持人洋洋: 后来还是支持了你的决定?
贾东亮: 我岳父岳母来了之后我就带着他们转了转,把我的宏伟规划、宏伟蓝图介绍给他们,这里种什么、那里养什么,我岳父母不开口,到了晚上我岳父开始跟我谈话了,他说你现在投了多少钱?我说十几万。他说我们这十几万就当成是扶贫、当成是交学费了,我们走,有钱到哪里不能弄到饭吃,何必在这个鬼不生蛋的地方受罪呢?当时我岳父形容我的农场是鬼不生蛋的地方。那时我的创业热情比较高,中原汉子,再加上在部队军人这种性质,比较固执,一往无前的精神。我跟我岳父说你们要来帮忙我求之不得,如果你们劝我回去的话,你们先回去,我是不会回去的。那时我也没有退路,背水一战。离开部队时是副团,有这个职务很潇洒地就走了,很多战友都不理解。过了两年灰溜溜地在那个地方赔了十多万,就回来了,你怎么交代?没有退路。再一个我感觉,农业本身有一个生产周期,比如说沙糖桔四五年才挂果,现在下结论还太早,至少我要干完这一个周期,才能下结论。当时我岳父在这里一个月,跟我闹别扭,等于是软对抗。不吃不喝,一直闹着要我回去。
主持人洋洋:您竟然违背岳父岳母的意思?
贾东亮:一个是我没有退路,后来主动跟岳父汇报我的想法。我岳母比较灵活,她在中间做我岳父和我之间的工作,慢慢开通我岳父。我岳母说,你看小贾的性格九头牛都拉不回来,你现在只有帮他。怎么帮呢?我岳父是一个教授,我岳父后来慢慢转变想法,他又回去武汉,准备安营扎寨在这里帮我干。我太太的妹夫是农业大学的一个讲师,我岳父回去和他要了很多农业的书籍,留下来帮我创业,一留就两年多。
主持人洋洋: 你岳父回去的目的当时您知道吗?
贾东亮: 当时不知道。
主持人洋洋: 是回去之后给您的惊喜了。
贾东亮:到了元旦就整十年了。
主持人洋洋: 十年的时间,其中的艰辛外人很难想象。
贾东亮: 困难是分阶段不同的,创业初期语言不通,我是北方人,白话听不懂,广宁群众也听不懂普通话。我要跟他们讲普通话他们听不懂的,年轻人还好一些,岁数稍微大一些的人根本不会听、也不会讲,这时难度比较大。因为你要和周围接触,也有很多误会,因为语言不通造成了一些麻烦。
刚开始是语言不通,再往中期走就是资金了,我刚开始是复员的十多万安家费,开始对农业估计不足,感觉农业不就是种棵树嘛,但是农业是三分种、七分管,我的户口不在广东,没有资金非常困难,难到什么程度呢?当时农场吃饭的钱都没有。我发给原来老表们的工资,他们主动拿出来,几个人合在一起上街买米来煮饭。作为我自己大大小小是农场主,有时出去,带着呼机,别人呼我,也没有五毛钱来复机。当时的资金一下子花出去之后,没有资金来源这是很困难的。
再往后又难在哪里呢?人一出名,慢慢地招来了一些外地老板要我转卖这个农场,这样引诱就很多了。有的想拉我入股,有的想直接把我的场买下来,都算好成本,让你赚一两百万。后来我坚持下来了,这个农场一草一木都有我的辛勤汗水。当时开办这个农场也不是单单为了经济,非得赚多少万才办的农场,当时我是抱着创造价值,是把它当成一种事业来做,看看自己的能力怎样,按照北方的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一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