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一:标题
层次二:内容提要
层次三:新闻正文
层次四:要害词或背景链接
层次五:相关文章或延伸性阅读
2.专题
专题在网络新闻编辑中,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发展起来的。1999年,专题开始较多地出现在新闻网站上,之后逐渐被多数网站采用。在经过几年的实践后,新闻专题在中国网络媒体的新闻业务中已经被推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网络中,专题是在某一主题或某一事件下的相关新闻、资料及言论的集纳。与传统媒体的专题不同的是,网络专题是一个可以在时间上无限延长的、开放的空间。
专题有着双重含义,一方面,它是网络新闻资源进行包装的一种外在形式,另一方面,它是体现网站的编辑思想与意图的一种内容整合手段。
从形式上看,专题将过去、现在以及未来可能发生的互有联系的信息联成一体,构成了一张信息网。它将分散的信息进行了有机的整合,同时,还利用网络所具有的延时性的特点,使新闻报道得以长久延续。
3.新闻网页
新闻网页是网站的整体新闻的包装方式。也就是利用www技术,采用网页的方式进行新闻发布。在中国网络媒体发展的早期,新闻网页界面非常简单,它们通常是以报纸的版面为单位,进行简单分类,点击每一个版面的名称,则可打开本版的新闻标题列表,每一条标题下有一个下划线,这是进入到每条新闻具体内容的链接。
经过多年的发展,简单的菜单式的新闻页面,已经被更为丰富、层次更为复杂的页面所代替。
中国新闻网站目前在新闻网页的设计上已经表现出一种趋同的倾向,它可以称为“平面主导式”,即,新闻网站(频道)的导读页,更多的强调的是内容的广泛。在导读页上推荐的新闻数量较多,有些甚至可以达到几百条(例如新浪、搜狐等商业网站新闻频道的首页)。导读页面一般长达多个屏幕。导读页往往采用多重方式进行新闻推荐,例如,在同一页面中既
有按时间方式排序进行推荐的,也有按重要程度进行排序推荐,还有按新闻类别进行排序。这样的方式好处是,受众在一个页面中,可以进行较大范围的选择,以决定重点阅读对象。同时在此过程中,又可以通过标题获知一些主要新闻,因此获取主要新闻的效率较高。但是,其问题在于,页面过于繁杂,阅读的负担较重,此外,它可能使得受众点击进入各栏目的机率下降。整体上看,也就是受众进入下一层次的机率较小。同时,受众的深度阅读会有所不足。
与之相比,以美国新闻网站为主要代表的方式,可以称为“立体主导式”。这些新闻网站的导读页相对来说,新闻数量较少,有些甚至只有10多条,但是多数重要新闻除了标题外,还有新闻内容提要。导读页只有一到两个屏幕大小。受众假如要获得较为全面的新闻,需要点击到具体栏目。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受众获得新闻时的成本。但是,它会促使受众做一些深度的阅读。另外,对于提高网站的点击量也是有好处的。简单清爽的导读页设计,也可减少受众做阅读选择时的困惑。
对于以上两种不同思路,不能简单地以好坏来加以比较。这两种方式应该说都有一定的形成背景。例如,中国网站的平面式思路,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国用户上网的成本有关。在高成本的情况下,用户都希望一个页面提供的信息能更多些。此外,中国新闻网站在整体新闻数量上的追求,也必然会在导读页上反映出来。
而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读者的阅读习惯。在网络阅读环境中,阅读习惯一旦建立起来,会相当牢固。而且轻易让读者产生一种心理定势。从目前的情况看,中国网民大多数习惯于新浪、搜狐等网站的新闻网页的设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