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解决。
6、信访呈规模化、组织化趋势。许多上访群众存在“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的心理状态。不少集体上访有人指挥、精心策划、上下联络、互相串联,对政府施加压力。有组织、规模化的上访,使需要解决处理的问题更趋复杂化。群体性上访的急剧增加,已成为当前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形成建设系统信访问题的主要原因
造成当前建设系统信访工作形势严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客观原因。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一些积累多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一定时间,而群众心情极为迫切。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是造成群众信访和集体访、重复访增多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以说,城市建设推进速度越快,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越大,拆迁、征地规模扩大,必然导致群众信访数量激增。当前建设系统信访的相对活跃是城市建设快推进过程中不可逾越的特殊阶段。
2、主观原因。少数机关及事业单位干部和工作人员群众观念淡薄、工作方式简单、作风粗暴,甚至侵害群众利益,导致了干群关系紧张,造成群众对干部失去了信任。一旦某事激发或挑动,就会很快在群众中产生共鸣,形成大规模上访问题。一些问题矛盾不能在基层得到及时化解,有的对群众的合理要求或应该解决的问题推诿扯皮、敷衍塞责,以致“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引发大规模群众上访。
3、当事人的盲目性。一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群众普遍认为事情只有闹大才有影响力,领导才会出面解决;二是对我国法律、政策缺乏了解,认为行政裁决、司法解决综合成本太高,而视上访为解决问题的捷径,宁可选择上访而不愿选择起诉,盲目地找有关领导,甚至越级上访;三是许多群众对领导重视信访产生误解,形成了一种“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以闹取胜”的错误观念;四是少数群众遇到城市拆迁安置时,在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中,过分强调自身利益。
4、机制内部原因。目前信访部门可以受理任何与国家机关有关的信访案件和其它民事、经济案件,结果模糊了行政救济与司法救济的界限,形成越位现象。现实中,信访部门常常作为事实上的责任主体,被推上了化解矛盾的第一线,造成处理矛盾的责任主体错位。信访机构和信访干部队伍建设与所承担的任务极不相称,导致信访工作应接不暇、“救火救急”、被动应付,从而引发重复访、集体访。
5、信访法制化严重滞后。主要问题是信访受理范围不明确。对于许多本应通过法律途径加以解决的问题,群众宁可访“人”而不访“法”,习惯于通过上访找政府解决。此外,对无理缠访、闹访,对影响机关工作秩序的滋事上访人,处理时无政策可循、无法规可依,即使国务院新《信访条例》也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规定。
三、做好建设系统信访工作的对策建议
当前建设系统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有些是政府信访工作存在的普遍现象,仅靠建设行政部门一家难以得到有效的解决,但更多的问题是系统内部的问题,只要各级建设行政部门对信访工作高度重视,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建设系统的信访工作的严峻形势一定能得到根本的改观。
1、充分认识做好建设系统信访工作的重要意义
思想认识到位是做好建设系统信访工作的前提。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做好建设系统信访工作,是贯彻执政为民宗旨的根本要求。群众通过信访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