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醒认识全市信访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信访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去年以来,全市信访工作针对发展任务重、积累问题多、信访压力大的情况,着重从畅通信访渠道、创新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责任、构建信访大格局、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等方面下功夫,全方位地开展了宣传贯彻新条例、市县乡党政领导干部开门接访带案下访、集中整治信访重点问题、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等一系列活动,使一大批信访突出问题得到解决,实现了市委提出的“降量退位”目标任务,位居全省第13位,信访工作取得了新成绩。大家知道,去年1月~11月份我市去省上访总量始终处在全省前2位,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在思想上、精神上给我们带来很大负担,但是通过全市上下负重爬坡、努力拼搏,终于在年底前退出了全省的后4位。这个成绩的取得着实不易,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去年信访工作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一是信访秩序逐步好转。通过贯彻《信访条例》,群众依法信访意识增强,绝大多数群众能自觉地规范自己的上访行为。围堵国家机关大院、堵塞交通道路等六种禁止性行为极少发生。二是群众来市去省进京上访总量大幅度下降。2008 年全市信访总量21445件(人),同比下降5.6%,其中:来信下降4.2%,来访下降5.8%;集体访批次下降6.9%,集体访人数下降31.4%;去省上访总量为1800人次,下降7.4%,实现了“降量退位”的要求。省委、省政府要求我市去京上访总量全年指标控制在292人次以内,经过大家努力,去年我市控制在261人,实现了下降15%的要求。今年一季度,全市信访总量出现了“一增三减”的态势,到五县区信访总量达3391件(人),增长9.7%,来市1019人次,下降19.3%,去省26批35人次,减少900多人次,进京13批15人次,减少57人次。这种情况意味着大量信访矛盾解决在基层,与去年上高下低的倒金字塔形有着本质的区别,也说明我市信访工作已经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三是信访工作长效机制初步建立。在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畅通信访渠道、规范信访秩序、完善信访事项办理制度等方面,相继出台了八项规章制度,为今后各项工作步入“规范、有序、务实、高效”的轨道打下良好基础。四是信访突出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各级做到了“八公开”,坚持和完善了领导干部信访接待日制度等。在“两访”活动中,市级领导接访270批413人次,县区领导接访1468批3018人次,乡镇领导接访2572批6460人次。全年市级党政领导共接待群众361批555人,其中主要领导接访82批138人次。通过领导带头接访,把相当部分的信访人吸引在本地,减少了大量越级访。在办理信访案件方面,去年中央交办案件310件,全部办结,省里交办案件131件,办结128件。“两访”活动期间,市级领导带案下访43件,全部办结;县区领导带案下访472件,也全部办结。两访活动办案质量较高,办案工作推动了信访突出问题的解决,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和一些久拖不决的问题得到了妥善处理,社会反响良好。五是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市共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545件,其中县区438件,市直108件,实行领导包案440件,已调处到位432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六是基层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强。乡镇街道信访工作基本上达到了“五有”,即有领导、有人员、有场所、有经费、有制度。扎实推行了信访、纪检、司法、综治、派出所“五位一体”办信访的工作模式,市县区直部门和企业单位,也基本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