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大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决策后,全国掀起了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热潮。省州非常重视文化产业工作,把贯彻十六大精神与实际相结合,把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来培育。现就我县文化产业发展谈点粗浅意见。
一、我县文化产业的基本现状
近些年来,我县的文化产业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在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截至2003年末,全县共有文化事业机构15个,职工98人,演职人员38人。有文化经营户162户,从业人员277人,年营业收入600余万元,上缴税金50余万元。文化产业的发展,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发展中的不足和差距:一是观念落后。长期以来,我们仅仅是把文化作为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改善投资环境的一种手段,没有把它当作产业来开发,没有熟悉到文化经济的一体化,文化产业的市场化程度低,文化产业的开发严重滞后。二是文化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传统文化产业的比重较大,现代新兴文化产业发展不够;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低,竞争能力不强。三是创新不够。在观念上、体制上、机制上、治理上延续和遗留计划体制的东西比较多,忧患意识、经营意识不够。四是缺乏有创意的文化经营治理人才。五是文化基础设施差,缺乏载体,功能不全。
我县的文化产业之所以存在上述问题,主要原因:一是对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关系熟悉不清,对文化的产业性功能没有形成共识,只承认文化的事业属性,忽视了文化的产业属性;二是旧的文化治理体制越来越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桎梏;三是文化市场规模小、层次低,市场机制不健全,文化要素市场发展滞后;四是一些文化艺术单位先天不足,自我更新和发展能力差,难以形成独立的市场主体。
二、推进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文化产业是指以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为主的产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熟悉,树立文化的经营观念。文化产业是与信息产业一起并称为21世纪的两大新兴支柱产业之一,是全球经济发展的两个亮点之一。美国2000年文化产值就达6000亿美元,占gdp的12,其中影视、音像目前已发展成为仅次于航天航空业的第二大出口创汇产业。省内丽江文化产值也达到相当大的比重。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熟悉。一切妨碍文化产业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果断冲破,一切束缚文化产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果断改变,一切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果断革除。要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统文化发展观中解放出来,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文化发展观和经营观念,既要把文化资源作为真正的商品原材料来开发,使文化产品的经济价值得到实现,又要把文化渗透到其他物质产品的生产中去,提高社会生产各个方面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品味。同时根据文化在意识形态的地位和作用,严格区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事业。
2、正确处理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三个关系(1)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社会效益是实现经济效益的前提,经济效益反过来又为社会效益的实现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二者相互促进、共生共存,却一不可。要深刻熟悉文化产品本身固有的意识形态和经济双重属性,把以人为本的社会服务宗旨和以市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