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县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擘画了未来五年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发展的蓝图,体现了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提纲挈领的重要意义。
立足**看**,跳出**看**,未来五年,我们可动用的资源和力量是有限的,所处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是有利的,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是严重的,破解发展道路上的各种难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历史的、现实的基础,决定我们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准确把握“十一五”时期的重点任务、重点领域以及重大工程等,明确阶段性目标,研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政策措施,让发展规划真正成为解决问题、惠及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规划。
为此,建议抓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更新发展观念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和发展政策,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改革开放20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也累积了不少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转变;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国民素质和文化水平总体偏低;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形势严重;土地和水资源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刚性制约因素;社会稳定形势不容乐观。
认真审阅我们走过的发展道路,客观总结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经验和教训,冷静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之所以有今天的进步,靠的是发展;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发展。“十一五”时期,我们必须坚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立足县情、着眼长远,遵循规律、统筹兼顾,全面谋划、重点推进,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模式,改善发展环境,增强发展后劲,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沿着持续协调、健康快速的轨道全面发展。
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三产”发展
(一)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继续巩固和发展粮、烟、畜、菜、果、药等传统老产业,推动其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方向发展,向优势产区集中;加强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专业化生产基地,努力打造区域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积极推广节水、节地、节肥等技术,大力发展节约型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努力把我县建设成为全州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
(二)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坚持以工业化为主导、城镇化为支撑、农业现代化为基础,高度重视和加快发展县域工业,加强县域工业园区建设,实行集中开发建设,提高产业集中度,推进县域工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带动第三产业和小城镇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储藏、保鲜、运输等服务业,支持各乡镇因地制宜发展地方优势产业。同时加快扶持发展一大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通过贷款担保和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配套产业和产品,强化企业专业化分工与配套协作,形成产业链
和产品链,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实现充分就业、推动全民创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设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从我县的实际情况来看,以煤炭、冶金为主的矿产品,以水泥为主的建筑建材产品,以尿素、碳铵为主的化工产品,以高原梨、蔬菜、荞系列食品为主的农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