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县委常委会研究的意见,我先讲三个方面问题。
一、2006年发展的主要特点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全县上下在中共___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县第十一次党代会的部署,紧紧围绕“两个率先”和建设有实力、有活力、有魅力的社会主义和谐新___目标,坚持以工业化、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位一体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继续保持了发展加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活力增强的好势头,实现了“十一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一)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预计全县生产总值57.7亿元,增长1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6亿元,增长7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8.4亿元,增长14.8;粮食总产93.3万吨,单产340公斤,均居历史第三位,分别增长18.6和16;旅游接待176万人次,门票收入750万元,均创历史最高纪录;财政收入突破5亿元,增长19;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1.2亿元,净增7.7亿元;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9500元,增长12.7;农民人均纯收入2233元,增长14。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全市领先位置,部分指标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运行质量明显提高。三次产业比例由31∶35∶34调整到30∶39∶31。一产逐步调优。建成“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5万亩,优质农产品基地150万亩,发展“订单农业”40多万亩,建成畜禽养殖小区63个;二产明显调强。产值超亿元的企业增加到4家,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加值分别达到30.3亿元和13.8亿元,分别增长19.3和24.7;三产不断调活。农产品专业市场发展到110个,建成“万村千乡”连锁经营店73个,信息、中介和房地产业繁荣活跃。全县注册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2万户,净增1500多户。
(三)项目和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发展基础更加坚实。“5511”入库项目增加到157个,投资规模650亿元。投资110亿元的刘庄发电厂项目进入国家发改委评优阶段,远期投资630亿元的___煤化工基地规划编制工作全部完成,总投资10亿元的国投新集能源集团工业辅助中心即将开工,鑫泰化工“1830”项目全面实施。要素供给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完成土地整理复垦项目81个、面积8000多亩,争取用地指标4000多亩;国家开发银行基础设施建设贷款陆续到位,经营国有土地收入2.65亿元,县中小企业担保中心成功加入省担保集团再
保体系,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3.9亿元,其中引进市外资金8.7亿元。
(四)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乡面貌大为改观。县城老城区投资2020万元,基本完成了街道、绿化带、路灯和公厕的改造升级;新城区投资2.24亿元,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工业园区投资8983万元,一期规划区3.5平方公里基本实现“五通一平”;县以下小城镇建设投入1.5亿元,城镇品位和功能明显提高。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3个镇和20个村进入全省“千村百镇示范工程”示范村镇;启动实施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三年规划,全面完成了农村公路“村村通”三年规划。
(五)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广科技项目15项,实施技改和新产品开发项目6项。在全市率先实施了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286名;农村学校危房改造三年规划扎实推进,完成d级危房改造1.6万平方米,新建校舍2.1万平方米。城乡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完善,在全市率先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试点。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活动取得好成绩,农村有线广播恢复重建工作开始启动,成功举办了首届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