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投入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努力形成“以县委为核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县上下一条心、一切为了**的振兴”的发展新格局,为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二)突出重点,狠抓项目促发展。各级各部门都要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经济,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千方百计、持之以恒抓项目,要把抓项目作为体现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和行政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把会不会抓项目、能不能抓项目、是否抓得好项目作为考核、选拔、任用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加以落实,假如领导干部不抓项目、没有一个项目作支撑,谈发展、抓经济就是一句空话,谈工作、讲成绩就是做表面文章。要紧紧围绕我县农业、农村、交通、城镇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煤电等经济产业建设,突出重点抓项目;要坚持“在建项目抓投产、新建项目抓开工、前期项目抓立项”的思路,分门别类、分类指导、有针对性抓好各类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确保建设一批、开工一批、上报一批、立项一批、储备一批,形成梯级结构,确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高位运行,带动经济快速发展。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资源招商、上门招商、感情招商、政策招商、以商招商等形式,多渠道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到我县落户投资搞开发;要牢固树立“一切为
了企业、为了企业的一切、为了一切企业”的理念,积极为投资商和企业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政务环境、法制环境、竞争环境、人文生态环境,为他们搭建平台,排除干扰,提供服务,确保投资商和企业动心投资、放心建设、舒心发展、诚心纳税,形成引进一个客商、留住一个客商、上马一个项目、建成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的新格局。
(三)抓住要害,协调推进快发展。
第一,要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治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坚持“设施是基础,产业是支撑,农民素质提高是要害”的工作思路,结合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实现道路硬化、庭院净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二是着力抓好特色产业培植,使生产方式向高效转变,产业链条向三产延伸,生产经营向规模发展,农民增收向市场拓展;三是着力塑造文明新风尚,确保党的政策进村、文明生活进村、法制教育进村、先进文化进村、优良道德进村、科学技术进村,努力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四是着力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村委的执行力和党员的感召力,村民参政积极,治理民主、规范、严格。各乡镇要结合实际,认真搞好规划,尽快拟定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方案,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
第二,要抓好农业产业化建设。一是要强化空间布局。根据我县坝区、山区、民族贫困地区人口、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统筹坝区、山区协调发展的思路,依托资源比较优势,突出市场导向,努力把坝区培育为全县经济的增长极和聚集各种生产要素的窗口,增强坝区的综合实力;加大对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富民产业的培植力度,把山区发展成速生林区、经济果木林区和生态养殖区,形成坝区、山区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协调共进的发展格局。二是要突出发展重点产业。要坚持“巩固提高粮烟畜、加快发展菜果药”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大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全力抓好主导产业的培育;要重视和加强粮食生产,坚定不移地巩固提升烤烟经济支柱产业地位,稳步发展以灯盏花为主的生物资源创新产业,发展壮大畜牧产业,优化提升优质梨产业,加快发展蔬菜产业,做大做强油料产业,在山区积极发展三七、草乌等药材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