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治在治本方面的建设性作用,除了警示教育、以案释法多形式开展外,还要注重针对案件中暴露出来的苗头性问题和薄弱环节,举一反三,及时制定制度和措施,堵塞漏洞,防患于未然。
2、坚持重在建设,推进制度创新
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保证在县委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进一步健全预防职务犯罪领导机制,切实把预防职务犯罪的制度建设贯穿于改革、建设、治理的各个环节。
(一)各乡镇、各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对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领导,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纳入整体格局,统一部署、通盘考虑。要尽力保证必要的预防工作经费、人员,支持和推动这项工作,要从已经查办的案件中吸取教训,不要等到发生案件造成了影响、损害了形象,才感到吃惊。必须切实地抓治理、抓责任、抓严要求、抓教育、抓处理、抓预防,把“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纠正过来,从根本上关心爱护干部。
(二)要进一步健全预防职务犯罪领导机制,切实把预防工作纳入“三个文明”和目前我县正在积极创建“平安盐津”的统一规划中,统一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监督检查一定要到位,务必使各项任务不折不扣地得到落实。对预防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彰考核;对落实预防工作部署不到位,措施不到位、疏于预防、失之于宽软而发生影响恶劣的案件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三)要建立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工作机制。重点是建立和完善查处制度,形成不愿腐败的机制。目前,一些领域制度和体制,机制还不完善,非凡是涉及人、财、物的治理制度还存在不足和漏洞,给腐败分子以可乘之机;一些已有的制度执行不果断、落实不到位、有法不依、执政不严、腐败问题查而再来,纠而复生。我们面临这些问题,必须做到制度建设与时俱进,要逐步探索一些针对各项经济社会改革遗留问题的应对预防机制,对经济社会改革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以及对市场经济体制下职务犯罪呈现的原因、特点和规律要提高预警能力,及时研究新对策,建立新制度,切实把预防职务犯罪的制度建设贯穿于改革、建设、治理的各个环节。
3、坚持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深化改革,营造良好氛围
最近,中共中心颁布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对建立健全反腐败惩防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入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进一步加大预防腐败的工作力度,必须做到“三个下功夫,一个统揽”。“三个下功夫”,即必须继续在加强教育上下功夫,使领导干部自觉拒腐防变,带头廉洁自律;继续在完善制度上下功夫,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制度化、法制化,发挥法规制度的规范和保障作用;继续在强化监督上下功夫,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一个统揽”,即以改革统揽预防腐败的各项工作,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
在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教育、制度、监督三个要害环节,并进一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大预防的
工作力度,努力提高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一)加强思想教育力度。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是开展预防职务犯罪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开展反腐败斗争的治本性措施。一是要重点对领导干部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我们一些领导干部贪污腐败,最终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往往是从思想蜕化变质开始的。加强反腐倡廉教育要以领导干部为重点,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为根本,以艰苦奋斗、廉洁奉公为主题,以更好地做到立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