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工业、农业、服务业、城建、基础设施五大类项目,每年各确定10项50个重点工程,以项目大突破推动经济快发展。坚持富民为先。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宗旨的本质要求。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富民作为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首要追求。富民的根本动力来自于人民,要积极鼓励民众创业致富,把群众中蕴藏的致富能量充分释放出来,把发展经济与善待百姓统一起来,让全县人民从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际利益,努力使群众收入随着经济增长而增长,使人民生活水平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坚持载体为先。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民众是创业的主体,政府是载体建设的主体。区域之间的竞争不仅仅表现在综合实力、服务效能、知名品牌、特色产业之间的竞争,更体现在载体规模、载体功能、载体实力之间的竞争。发展需要做大载体,投资需要做强载体,服务需要做优载体。载体大不大、强不强、优不优,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能否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协调发展。因此,我们要把载体建设作为“十一五”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重中之重来抓,举全县之力抓好“二城三区四镇”建设,使县城做优做美,生态化工城做大做特,工业园区做大做强,港区启动实施,农业园区做专做精,四个中心镇各具特色。坚持环境为先。环境是竞争力,也是生产力。良好的发展环境是县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和谐的社会环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要确立大环境理念,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筑牢法治滨海、效能滨海、人文滨海、诚信滨海和生态滨海等社会和谐的“五个载体”,努力创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营造群众和客商服务称心、生活舒心、创业安心的社会环境,构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的人才机制,促进滨海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第三,围绕“五化联动”,确立以工兴县、城乡联动、沿海开发、外向开拓的发展战略。推进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经济国际化和市场化“五化联动”,是市委依据盐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的战略决策。从滨海的实际出发,走“五化联动”之路,就是要重点实施“四大战略”:实施以工兴县战略。工业化是经济总量扩张的发动机,是城乡居民增收的源动力,是城镇化加速的助推器。要始终坚持“项目兴县、环境立县”不动摇,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推进“五化联动”,加速经济总量扩张和结构升级,通过实施项目大推进加速工业化进程,通过农副产品深加工带动农业产业化,通过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促进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增强工业的支撑作用。依靠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依靠产业专业化提升工业化,依靠基础设施和服务环境的优化支撑工业化,努力增创发展新优势。实施城乡联动战略。城乡联动是缩小城乡差距、改变二元结构的必然选择。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只有以城带乡、以乡补城、互为资源、互为市场,才能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以新农村建设为方向,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农村为腹地,实施城乡统一规划、统筹考虑、统盘实施,着力加快城镇化步伐,不断增强县城的集聚力、带动力和辐射力,加快重点中心镇、乡镇民营工业园和居住点建设,推进城市现代化、工业园区化和城乡一体化。坚持以城带乡,通过规划带动、产业带动、培训带动和创业带动,推动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人口城市化,实现城乡联动、工农互动,提高城乡整体经济效益。实施沿海开发战略。从国内外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海岸资源经常是区域发展的最大优势,沿海地带往往是发展最具潜力的地区。抢抓沿海开发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沿海岸线资源、土地资源、风能资源和深水贴岸的独特优势,走“以工兴港、以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