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劳务输出2.1万人。把加快全民创业作为富民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深入开展“全县总动员、全民共创业”和“农民投资创业年”活动,大力实施“引凤还巢”工程,鼓励在外创业有成人员回乡创业,预计全年新发展民营企业440家,新增个体工商户2600户,新增注册资本6.5亿元。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入开展“社会保险扩面征缴百日竞赛”等活动,新增参保企业196家、参保人数2891人;全面推行城乡低保、困难救助和五保户集中供养等制度,社会弱势群体、困难群众生活基本得到保障。高度重视城镇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1560名职工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
一年来,我们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坚持把项目推进作为组织经济工作的第一要事来抓。面对宏观环境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面对县域经济发展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始终强调项目推进力度只能不断加大而不能有丝毫减小,既定目标任务只能提前完成而不能有任何动摇,集中精力、集中力量主攻重大项目。全面实施“百项开工、百企开业、百团招商”工程,成立“重大项目会战”指挥部,深入开展“招商竞赛四十天”、“大干六十天”、“重大项目会战”、“大干三季度,突破大项目”、“再战四季度,储备大项目”,以及上海、萧山、泉州、昆山招商会等一系列活动,预计全县协议引进县外各类资金32.3亿元,其中实际投入16.3亿元;实施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150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18个,亿元以上项目9个。认真落实领导干部挂钩“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工作”的“三重”制度,强化对项目的跟踪治理,努力做到竣工项目抓达效,在建项目抓进度,签约项目抓开工。深入开展“为企业服务年”和“双为”活动,以及工业企业“投产达效”、“双促双超”竞赛活动。县四套班子成员深入到“一亿双千”和“一千双百”等重点企业,帮助会办解决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中的突出问题,确保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运行无障碍。今年以来,全县投资拉动率达68.67,拉动gdp增长12.51个百分点;产业集聚、企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全县在建的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中,有82的项目、88的投资集中在两个项目集中区;化工、纺织、机械三大支柱产业的销售、税收占全县规模工业的比重分别达92.5和92.3。
一年来,我们致力抓好载体建设,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从农业大县、人口大县、工业小县、财政弱县的县情实际出发,我们坚持把推进县城和两个项目集中区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增强其承载力、影响力和辐射力。县城紧紧围绕“五年再建一个新城区”的目标,实施了第三轮规划修编工作,加快重点工程建设进度,同时以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县和文明创建为抓手,加快推进城市绿
化、亮化、净化、美化工程,城市形象和市民素质有了新的提升。紧紧抓住全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机遇,大力培育新兴服务业,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与制造业配套的现代服务业,全面增强城市的服务功能。两个项目集中区进一步完善配套功能,不断提高投资强度、产业集聚度、产出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工业项目集中区加快南区10平方公里的框架建设进度,核心区新建标准厂房5万平方米,在建厂房8万平方米,并配套安装了水电管网。化工项目集中区先后实施了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启动了10平方公里的北区建设,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围绕培育医药中间体和染料化工两大特色产业链,着力引进一批产品关联度大、链接线长、配套功能强的重点项目,初步形成了与发达地区化工产业优势互补、差别竞争、错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