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县”的发展之路,尽快构建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以港口为龙头,以重化工产业、电力能源产业为支撑的沿海产业带,使沿海经济成为“十一五”新的经济增长极。实施外向开拓
战略。经济的外向度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外向开拓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发展水平的高低。加速经济外向化进程,提高经济外向度,增强出口拉动力是“十一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运行质量、增强综合竞争力的客观需要。外资项目的突破直接决定着一个地区项目推进水平高、大、新、优的走向,要进一步抢抓国际产业和资本转移机遇,着力突破外资、扩大外贸、提升外经,坚持以经济外向化促进新型工业化、提升民营化、推进市场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加速经济外向化进程,推动滨海经济尽快融入全球产业链。
(三)从滨海的县情实际出发,科学定位“十一五”发展的基本方略
一要突出主攻投入,坚定不移地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努力使工业发展体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鲜明导向。当前新一轮国际资本和产业正在大举登陆我国东部沿海,对外开放进程正在由南向北梯度推进,环黄海、渤海地区正在成为新一轮国际资本登陆和国内大企业抢滩的重点,进而成为全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热点。身处千载难逢的机遇期,面对沿海各地趋于白热化的竞争态势,我们必须也完全有条件争取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抢抓更多的机遇份额,实现更大的作为。要强势推进招商引资。今天的投资规模就是明天的总量水平,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今后五年我县仍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时期,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就必须加大投资力度,依靠优化投资结构来推动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强化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变大招商为招大商,变招内商为招外商,变大上项目为上大项目、好项目、洋项目,变追求项目数量为追求项目质量,变追求大投入为追求高产出。始终坚持锲而不舍引项目,持之以恒抓项目,齐心协力上项目,力争“十一五”期间每年至少新上投资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0个,超亿元项目10个,固定资产投资年增幅达30以上。要做大产业规模。继续推动资本和资源加快向规模型企业、成长型企业、潜力型企业聚集。大力组织实施“211”企业升级计划,即华宝、金昉两大排头企业围绕争取上市,争创中国名牌产品目标,分别实现销售25亿元,利税2.5亿元;10家支柱企业加速股份制、公司制改造,培育上市载体,争创省闻名商标,分别实现销售10亿元,利税1亿元;100家骨干企业分别实现销售1亿元,利税1000万元。到“十一五”末,全县规模企业突破400家,化工、机械、纺织三大支柱产业占全县工业比重达80以上,化工行业销售收入突破200亿元,税收突破10亿元;机械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纺织行业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要做强园区平台。按照“土地集约化经营、产业集群化发展、资源循环式利用”的要求,围绕“打造双百亿园区”的目标,创新体制机制,拓展发展空间,完善基础设施配套,着力提高园区产业集中度,提高投资强度、密度和效益,增强园区的集聚功能、孵化功能和辐射功能,到“十一五”末,工业园区和化工园区经济指标占全县工业的比重达到70以上。致力做大工业园区,在完善现有核心启动功能区的基础上,实行南拓北扩工程,南区由5平方公里拓展到15平方公里,规划启动建设5平方公里的北区。重点发展纺织、泵阀机械、制药和电子产业,确保跻身省级开发区的行列,“十一五”末实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