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形成了梯次推进、滚动发展的招商新格局。
三、培植县乡财源,提高财政保障能力
立足我县基础薄弱、财政困难的特殊实际,坚持开源节流并举、增收节支并重,不断强化综合措施,促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保持财政收支基本平衡。巩固现有基础财源,壮大支柱财源,培植新兴财源,发展后续财源,并高度重视乡村财源建设,保证基层正常运转。加大对上争取力度,积极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财政调度和项目开发建设等资金支持,千方百计缓解资金压力。加强社会综合治税、重点税源征管和预算外资金管理,加大税费征收力度,保证应收尽收、应征不漏。加强财政收支监管,压缩公用经费支出,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1-3月份,实际完成地方财政收入4288万元,增长17.4%。其中,工商税收完成3947万元,增长45.5%;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分别增长56.4%、70.9%、48.2%。非税收入的比重调整为5.1%,同比下降17.9个百分点,财政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
四、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20字”的目标要求和“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扎实推进”的指导思想,认真编制实施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调整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奶牛养殖业和花卉苗木、蔬菜瓜果种植业,培植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龙头市场,拉长农业产业链,加快农业产业化、国际化进程,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扩规提质增效。调整优化县域经济结构,加大农村基础公益设施投入,加紧实施村村通柏油路、客车、自来水、有线电视和沼气工程,扎实推进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等工作。组织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提升”工程,着力做好新农村建设“十件实事”,以点带面推进全县新农村建设。1-3月份,预计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5.63亿元,增长4%;实现农业增加值3.39亿元,增长3.7%;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097元,增长6.6%。
五、强化社会稳定,巩固“平安××”建设成果
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保障,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压倒一切的道理”的观念,按照“三无两确保”的目标和“不出事、快发展”的要求,深入开展“平安××”创建工作。认真做好信访工作,根据“重心下移、责任下移”原则,积极变上访为下访,严格执行县乡党政领导定期公开接访等制度,不断完善突发性、群体性事件的应急处置机制,努力化解和处理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坚持“一年四季搞‘严打’、露头就打”,深入开展“严打”斗争和社会治安综合整治,做到“集中整治,彻底解决,打则必胜,治则必安”,始终保持对犯罪分子的高压态势,努力遏制社会反映强烈的治安热点问题。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深入推进治安防范“网底工程”、“淘沙”行动和“平安乡镇”、“平安村居”等创建活动,不断健全完善治安防控体系。1-3月份,来县以上上访起数和人数分别上升33%和57%,值班人员全部劝返;刑事案件累计发案率下降了12%,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明显增强,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安定和谐的外部环境。
六、重视安全生产,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牢固树立“安全生产,责任如天”、“隐患显于明火,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认真贯彻《山东省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以小企业整治为突破口,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化“双基”工作,强化安全监管,最大限度地避免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落实“一票否决”、“零”指标控制、安全生产抵押金、非煤矿山专项救护基金等制度。不断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