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城镇建设的各项政策,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鼓励富裕起来的农民、个体私营主到城镇落户创业。深化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城镇建设发展的新机制。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改革投融资管理体制,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推进住房产业化。
(六)服务三峡工程建设,全面提高移民工作质量。
继续坚持“两个调整”的方针不动摇,高标准高质量抓好农村移民外迁。加快库区产业结构调整,引导移民将补偿资金投入产业建设,为移民培育有稳定收入来源的支柱产业。积极争取国家对库区移民后续扶持等政策,确保库区长治久安。切实加强移民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增强移民的大局意识、发展意识。树立项目强县的思想,大打三峡牌、移民牌、扶贫牌,千方百计争取资金和项目,用大项目支撑经济社会大发展。围绕“联结高速路、省道二级路、县乡通油路、乡村等级路”的目标,促进城乡交通设施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加速电源电网、邮政、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使其与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相适应。加快地质灾害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改变城乡面貌,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
(七)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全面深化改革。深化企业产权、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财政体制、投融资体制、劳动就业体制、收入分配制度等改革,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系,完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规范县乡转移支付,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以政策引导、信息发布等间接调控手段为主的投资调控体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与秭归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经济运行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
推进环境创新。着力建设公平透明、运转高效的政府,营造务实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着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营造公正严明的法制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着力打造诚信秭归,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和社会诚信建设,营造诚实守信的人文环境;强化“商本位”意识,营造重商、亲商、爱商、护商的社会氛围。通过环境创新,进一步扩大开放,促进秭归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