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带动农户种养,形成规模效应。同时要做强塘南鄱阳湖水禽水产大市场,启动蓝天苗木物流中心建设,加快种养业与市场对接。三是实施项目推进。把“两带”推进项目化,专人专职,定期调度,一张详规图管到底,一份推进表抓到底,一支工作队干到底。涉农职能部门、综合部门要从自身业务出发,明确服务措施,促进“两带”建设,不断增加农民生产性收入。
2、加快“两园”开发,以工业手段增加农民工业性收入。“两园”农产品龙头企业是农业与工业的结合点。必须做强蒋巷现代农业示范园和南昌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以企业联动农业,带动生产,提高附加值,实现农民工业性增收。蒋巷现代农业示范园:要高起点编制园区发展总体规划、产业布局控制性详规和村镇建设规划体系,加强环境整治。以市科技扶贫示范园落户为契机,跑部进厅入局,加强沟通,争取项目、资金支持。以国鸿实业、国旺公司等龙头企业为主体,促进裂变扩张,上规模、上档次、上品牌,以企业带动产业,以产业创优农业。南昌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要着力引进与县内农业主导产品关联性强、加工度深、附加值高、产业链长的农业产业化项目。积极引导投产项目加大技改力度,提升质量标准,扩大生产规模。重点整合禽蛋加工项目,淘汰工艺落后、产品低质的小厂、小作坊,把禽蛋食品做成品牌产品。
3、加速劳力转移,以劳务输出增加农民非农性收入。致富农民,必须转移农民,减少农民。要组织农民“三进”,加速劳力转移,增加农民非农性收入。一是引导农民进企业。按照“市场运作筹资,政府出钱启动,农民免费学习,企业按需用工”的思路,有计划、有组织地培训农民工,大力开展送岗到乡进村入户活动。对内重点面向小蓝工业园区企业用工需求输送劳力,实现就近就业;对外大力拓展县外、境外劳务市场,推动劳力外出务工。积极开展农村中青年技能培训,以培训促就业,加快技能劳务输出。二是引导农民进流通。大力扶持农民发展各种中介专业流通协会,壮大农村商品经纪人队伍,带动一批农村劳力进入流通领域,培育农民商人。三是引导农民进城镇。降低进城门槛,鼓励农民进入城镇从事餐饮、物业、保洁服务等第三产业发展,吸纳农民进城安居就业,逐步实现进城劳力从农民到市民的身份转变。
三、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全面繁荣进步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小康生活,心须抓住重点环节,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大力推进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1、进一步深化机制体制创新改革。坚持改革力度、经济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度相统一的原则,按照政策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县属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农村各项改革、教育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力度。要抓住时机,突出重点:一是推进县属国有集体企业改革。按照上级要求,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推动相结合,企业改制与招商引资相结合,以企业产权制度为中心,通过拍卖、重组等形式,盘活企业存量资产,妥善安置企业职工。二是推进财政体制改革。调整县乡财政体制,调动乡镇积极性。理顺工业园区财政体制,在不影响县本级的情况下,做大部分乡镇财政盘子。完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制度,加快“金财工程”建设步伐,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和调控功能。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规范涉农收费,巩固农村税改成果。三是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资源优化整合,促进教育资源合理布局。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鼓励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参与向塘、冈上“职教园”建设,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