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和基层党组织的思想、作风、纪律、制度等建设,重点加强党员干部队伍能力素质建设,精心谋事、潜心干事、全心成事,形成“爱干就是德、善干就是能、多干就是勤、干好就是绩、‘不出事’就是廉”的创业干事氛围。
1、要把心思集中在“谋事”上。万事谋为先。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都要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在为群众谋利益上,这不仅是转变作风的要求,也是提高素质能力的要求。要在加强学习中增强谋事的预见性。拿起学习的武器,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群众学、向有先进理念和先进经验的地方学,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克服享乐主义、经验主义、“知了”主义和教条主义倾向,努力使自己胸襟宽、眼界宽、思路宽,增强谋事的预见性。要在联系群众中增强谋事的准确性。坚持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无论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要少琢磨上面知道不知道、多考虑群众需要不需要,少琢磨对自己有利还是无利、多考虑对地方发展有益还是无益,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思考,少一些应酬、多一些实干,少琢磨私事、多琢磨公事,对工作决策,通盘考虑,反复权衡,果断拍板,增强谋事的准确性。
2、要把本领体现在“干事”上。万事干为基。一个干部的思想水平、工作能力和组织才干要在工作实践中形成,在干事创业中体现,不仅要成为谋事的高手,更要成为操作的能手。要始终保持昂扬奋进的激情。党员干部昂扬奋进,号召的力量就强,凝聚的力量就大,工作的气势就猛。但是,我们有少数同志面对发展中的困难,面对个人去留的事情,悲观失望情绪滋长,怨天尤人心态抬头,这种情绪、这种心态,与加快发展的要求格格不入,与自身职责的要求极不相称,必须坚决破除。困难能够磨炼人的意志力,考验人的战斗力,提高人的驾驭力。各级干部都要迎难而上,克难求进,狠抓工作不懈怠,服务创业不松劲,加快发展不停步,把自己的激情、能力、本事体现在干事业上。要始终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只有求真务实,才能推动工作;只有埋头苦干,才能加快发展。各级干部要勇担责任抓推进,继续实行压力传递,在工作责任上一层一层地抓,在工作任务上一项一项地抓,在工作措施上一环一环地抓,使问题在一线发现,办法在一线产生,矛盾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总结,政绩在一线创造,干一番事业,富一方百姓,留下一份经得起群众检查、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实绩。
3、要把绩效建立在“成事”上。万事成为本。成事是一切工作的目标,是一切绩效的基点。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不仅要有谋事、干事的能力,更要有成事的功夫。创实绩、留业绩是干部从政的落脚点,是群众评议干部的重点,也是干部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雁去留声,人去留名。检验一个领导干部成事的标准,一看拍板决策的“准确度”,二看经济社会的“发展度”,三看社会治安的“稳定度”,四看干部行为的“合法度”,五看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因此,一个干部光是洁身自好、不干工作,或整天忙碌、不出业绩,群众会说你是“好人”,决不会说你是“好官”。作为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一定要牢记为政之要在于少说空话,多办实事,在位一届,实干一届。凡认准的事情,要千方百计办成,决不可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疲沓拖拉,坐失良机。真正把绩效建立在干成事上,在成事中不断增强驾驭全局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打开局面的能力。
4、要把清正蕴含在“廉事”上。万事廉为德。各级领导班子和“一把手”要始终坚持一手抓发展不动摇,一手抓反腐不放松,带头贯彻两个《条例》、“四大纪律、八项要求”,模范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制度和规定,加强对干部的教育、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