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扩大设施农业规模,提高设施农业的比重。
林果业发展要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重和以生态效益为主”的方针,以“三北四期”、退耕还林还草和天保工程为契机,以防沙治沙为重点,抓好工程造林,搞好城市绿化、小城镇绿化和居民点绿化,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体系。要因地制宜搞好布局,大力发展庭院经济,不断提高林果业在大农业中的比重。我县水资源丰富,水产潜力很大,要充分利用现有水面,扩大水产业规模。对于水资源条件较好的乡镇,要把“鱼米之乡”作为自己的发展定位。
第二,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必须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证明,只有通过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经营理念改造传统农业,拉长产业链条,形成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的产业格局,才能提高综合经济效益,拓展现代农业之路。一要扶持现有龙头企业迅速扩张和提升水平,发挥强劲的带动力。二要千方百计吸引大集团、大企业介入我县农村经济发展,优化配置各种农业资源。三要通过组建奶牛、畜禽、棉花、葡萄、番茄、制种、瓜果蔬菜、花卉、食用菌等专业协会和其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规范农民和企业双方的行为,建立紧密的企业和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四要实施农业绿色品牌战略,壮大绿色无公害基地,依靠绿色品牌开拓国内外市场。
第三,依靠科技进步,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实施农牧民素质工程,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抓好“科技之冬”,搞好常年科技培训,提高农牧民科技素质。要加大农机装备结构调整和机具配套力度,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要加快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充实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开展高产高效攻关竞赛活动,完善技术人员与经济实体利益“捆绑”方案,建立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的用人机制,充分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要发动企业、农业科研单位深入基层,传递信息,指导生产。要加快建设县级经济信息中心和乡镇信息服务站,发挥信息网络优势,提高农村信息化程度。要通过科学技术的综合配套运用,建设品种优良、技术先进、管理科学的高新农业示范园区。
第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坚持以农田水利为中心的“七化”建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适应经济发展要求。要以项目建设为中心,积极争取国家资金,重点抓好骨干水利工程的改造和新建,抓好三大灌区综合治理和水土保持工作。要加大高新节水技术推广,提高水的利用率,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继续抓好农业综合开发,搞好中低产田改造。要珍惜和保护土地资源,加强农村国有农用地的管理,合理利用土地,治理土地白色污染。要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不断增加农业投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第五,多渠道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要成立推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工作机构,明确领导职责,细化工作任务,加强协调服务,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数量上实现大的突破。要拓宽转移渠道,特别是要加大劳务输出的力度,提高依靠非农产业和异地劳务增收的份额。要进一步教育农民转变思想观念,鼓励农民就地就近转移,由从事种植业向从事畜牧业转移;要大力发展沿路经济,依托大通道,带动农村二、三产业的大发展,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要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鼓励农民由农村向小城镇、城市转移,从事小型建材、餐饮服务、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