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万美元,占省政府下达我市全年任务5250万美元的587%;其中直接利用外资2109万美元,占计划的527%。外贸出口4812万美元,同比增长199%。“五一”黄金周期间,成功地举办了“中国荆州国际龙舟节”。旅游经济日渐升温,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123亿元,同比增长86%。“两湖平原经济技术协作区”已构建并进入实际运作。同时,精心组织了“严打”战役,社会治安秩序进一步好转,开展了春来小区市场和“南大门”的整治,实施了荆州城区出租车经营权第二轮有偿出让,整顿经济环境和市场经济秩序初见成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启动,“荆州大学城”正式挂牌,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开始招生,经济社会其他各项工作都取得新的进展。
上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成效令人振奋,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克难奋进的结果。在看到总的形势趋好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不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低于全省137%的增长速度,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及各种经济指标虽有较大提高,但总体水平依然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市直工业较上年同期仅增68%,增速明显放慢。经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民营经济比重偏低。特别是投资不足仍然是阻挠我市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此外,就业、再就业压力较大,经济发展环境不够宽松,社会治安形势仍然不容乐观。我们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对面临任务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一定要有足够的估计。要针对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尽快加以解决。
今年是“十五”计划的开局之年,又时逢建党八十周年,明年初我市还将召开第二届党代会。无论从经济上讲,还是从政治上讲,都必须保持全市经济既快又好的发展势头。下半年,全市上下要以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统揽全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七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坚持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不动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好落实,抓出成效。
一、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
积极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仍然是下半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扎扎实实推进农业、农村各项工作,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10元。
一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结构调整的重点在于形成产业特色和规模,农业增收的难点在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降低市场风险。实践证明,实现“调整”和“增收”,关键在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最近,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拟将我市作为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化试点基地、农副产品加工重点地市。我们要牢牢把握好这一机遇,抓紧运作,市农委、科委、经委等有关部门要在前段工作基础上,加大力度,协调行动,全力争取,以此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上新水平。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首要的是把扶持龙头企业作为重中之重。要着眼于做大做强,加强现有的蓝田、天荣、龙发、银欣、吉象、福江等6家国家、省级龙头企业建设,引导他们扩张资本、规范运作;要从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方面大力扶持沙市新力、松滋云祺、公安棉花集团、石首金利等一批新兴的龙头企业。农业主管部门要把培植龙头企业拿在手上抓,潜心研究和尽快出台办大办强龙头企业的具体措施办法,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全力搞好服务。要充分发挥龙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