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财政脱困的目标,必须要跟进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趋势,切实把县域工业融入到城市大工业的发展之中,通过大力发展工业配套产业、配套产品,加快建设大城市工业主导产业的配套区;要实现30万农民增收致富的目标,必须要抓住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通过大力发展绿色粮食经济和绿色、特色非粮产业,加快建设符合市场要求的、服务于大城市的现代农业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用这个发展思路统一全县思想,坚定不移地用这个发展思路指导今后的实践。
二是一个县要加快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对企业来讲,需要有一个生产经营不受干扰、生成发展得到扶持、合法权益受到保护,能够聚精会神谋发展的社会环境;对干部来讲,需要有一个想事干事成事者上、怕事误事坏事者下,一个多理解少议论、多支持少拆台的工作环境。对群众来讲,需要有一个放手发展不限制、主动帮助不漠视、搞好服务不刁难的创业环境。这就要求全县所有部门及干部职工必须放弃部门和个人私利,从全县发展的大局出发营造企业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群众求财致富的发展环境。
三是一个县要加快发展,必须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浓厚的全民创业氛围。在我县这样一个发展任务十分繁重的县份,重要的是要发挥干部的带动作用,通过干部带头进入经济领域来发动群众和组织群众,为群众致富引领方向,提供经验;重要的是要引导群众树立自主创业意识,在政策的扶持和干部的帮助下,提升现有的收入水平;重要的是要发挥个体私营经济的作用,鼓励非公经济向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各级干部要在帮助群众致富、扶持发展非公经济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是一个县要加快发展,必须要提高领导干部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市场经济是能人经济,干部作为一个经济单元的领导者,必须要熟知市场经济知识、把握经济发展规律、洞悉发展的趋势、具备市场运作的技能。这就要求我们的干部要努力提高谋划经济发展思路的能力,破解经济发展难题的能力,招商引资促进企业生成发展的能力以及成功运作资源和资本等多方面能力。
二、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努力把县域经济融入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实践中
2004年,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机遇性和挑战性的一年。这一年,国家开始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这
一是要切实增强乘势而上的机遇意识,坚决把县域经济并入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快车道。国家调整改造东北老工业基地,给我们加快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这个机遇不仅会给我们带来政策上的倾斜,而且会带来项目和资金上的投入,不仅使东北地区成为国家扶持的重点,而且会使东北地区成为国内外的投资热点,不仅国有企业将得到调整改造,而且所有符合产业方向的民营企业、农业加工项目都将得到提升。因此,我县经济要加快发展,必须要搭上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班车,把县域经济融入到国家经济、国际经济发展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