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9%和17%;实现利税8.8亿元,实交税金7364万元,同比分别增长5%和14%;完成固定资产投入5.9亿元,同比增长22.4%,开工建设百万工程项目121个,完成投入5.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5%和14.3%;龙头、骨干企业不断做大做强,科技含量明显增加,全县民营规模企业发展到74家,比去年增加了10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家;民营经济园区建设力度加大,县镇两级民营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600余万元,入园百万工程项目58个,完成投入3.6亿元。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外经外贸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1—6月份,全县引进县外资金15.2亿元,同比增长913.3%,完成年计划的152%,实际利用境外资金658.5万美元,居全市第一位;新批“三资”企业2家;完成社会出口14.38亿元,其中自营出口1.2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8.4%和58.8%;新批自营进出口权企业11家,总数达到32家,全县经济的外向度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今年开工建设城建项目41个,上半年完成投资4.8亿元。南部新区掀起了大开发、大建设的高潮,上半年开工建设项目18个,完成投入1.48亿元,县政务大楼及总建筑面积24万平米的三个住宅小区正在紧张施工,另有9家单位完成了建设占地征用;以景观大道为主的路、水、电、讯、热、燃等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年底可全部投入使用。以邹平魏桥纺织工业园和电力铝业科技园的开工为标志,东部工业园区掀起了新一轮开发建设的高潮,上半年累计完成投入近2亿元,实施各类项目13个。邹平魏桥纺织工业园、电力铝业科技园、怡康糖业二期工程、天地缘造纸等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投入1.6亿元;投资1000万元的山东大学邹平学研产基地大楼、投资2200万元的工业一路、投资1000万元的第一实业园、投资1200万元的城东供排水工程等项目相继开工建设。老城区改造开工项目18项,总投资5.9亿元,上半年已完成投入2.83亿元,随着黄山广场、体育广场、黛溪公园的投入使用,黛溪河流域综合治理等一批美化、亮化、绿化工程的实施,几条主要道路的整治改造,以及城市管理力度的加大,较大地增强了城市服务功能,有力地提升了城市整体形象,优化了新一轮大发展的硬环境;小城镇建设以“百件实事”和“九个一”工程为重点,开工建设项目134项,完成投入3.8亿元,带动聚集作用明显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全年确定各类基础设施项目16个,计划总投入6.5亿元,上半年完成投入3亿元,开工建设了一批交通、通讯、电力设施项目。其中省道寿济路青阳段和县城西外环改造工程开工建设,总投资2000万元的“五路十桥一站”建设改造任务完成工作量75%以上。旅游业开发迈出新步伐。按照旅游开发总体规划,以基础设施为重点,加快景区建设,投资480万元的鹤伴山国家森林公园一期工程和唐李庵风景区一期工程顺利竣工,正式对游客开放。“五一”期间全县接待游客2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00多万元,与去年全年持平。
县委、县府确定的10件大事进展顺利。①邹平魏桥纺织工业园:66万平方米的8座高标准现代化厂房开工建设,上半年完成工作量7200万元。②电力铝业科技园:电解铝二期工程土建部分全部完工,电解槽制作基本结束,现已进入筑炉阶段,累计完成工作量7260万元。③城市供排水系统:完成了3.2公里城区排水工程,2.5公里黛溪河截渗工程和黛溪湖截渗、防漏、扩容工程,新增库容140万方,共完成投资875万元;县污水处理厂顺利完成了规划、征地、设计招标及部分管网配套等工作,近日开工建设。④新邹平一中:顺利完成了征地、规划设计工作,已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