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改革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破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推动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二)发展的步子要稳。发展必须要立足实际、实事求是。几年来,县委定政策、做决策,每一个目标的提出,每一项规划的实施,都是站在郾城客观实际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加快经济发展,既要有速度,还要重质量,更要求效益,必须是扎扎实实、富有后劲的发展。我们提出全面建设经济强县、率先步入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绝不是一句空口号,需要我们脚踏实地,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去做、去拼、去干,只有发展的步子更稳健,才能在稳中求快、稳中求好,求得发展大突破。
(三)发展的责任要明。促进一地经济发展,是每位干部肩负的最大责任。有的乡镇、部门,几年工作没有大起色、大变化,甚至长期被动落后,而有的乡镇部门,基础条件并不好,但是年年都有起色、有亮点,关键还是责任心问题。没有责任,工作就没有动力,做事就没有热情,就会草率应付、敷衍了事。今年的各项工作大的方向已经敲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都已经很明确,关键是如何抓落实。大家一定要有强烈的发展意识、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在其位谋其政,殚精竭虑、不
辱使命、不负重托,强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实现五大突破:
就是以实现郾城经济的快速崛起为目标,在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建设、扩大对外开放、城镇化建设等五项事关全局的重点工作上实现大突破。
(一)牢固树立工业强县思想,实现新型工业化大突破。工业是现代国民经济的主导,工业化是农业产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工业化的大发展,就没有现代化,更没有全面的小康社会。新型工业化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优势能得到充分发挥。目前,我县的工业正处在工业化的中早期阶段,以食品加工为主的轻工业生产处于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急待在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上寻求突破。几年来,我们通过大力实施“30家50亿工业振兴计划”,昌达、恒达、雷鸣、万千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已经开始向信息化、市场化、规范化、资本化方向迈进,具备了新型工业化的基础和条件,发展新型工业化符合郾城的客观实际和发展要求。
发展新型工业化,关键要抓好三个重点:一是抓园区经济。要紧紧抓住全国食品工业强县这块金字招牌做文章,重点突出食品特色,加速中国(漯河)食品工业园区建设,对进园企业的投资规模、运行质量、发展前景和生态效益要进行详细论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加速园区硬件建设,继续实施“北进、西扩”工程,与城西新区连片建设、同步开发,力争再造一座新城区。继续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和“不求所在,但求所有”的建园思路,大力引进大项目、高新技术项目,形成产业群体优势,使园区经济向特色经济、优势经济转变。二是抓“大个”经济。继续大力实施“30家50亿工业振兴计划”,突出抓大、育大、扶大、靠大,积极寻求强强联合,特别是对一些规模大、效益好、发展前景广的企业,要认真研究、尽快适应同行业大企业低成本扩张的需求,要敢于给别人当徒弟,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准备上市,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使强者更强、优者更优。三是抓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关键是要抓群体规模。去年,我们出台了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十六条决定,今年,还要制定更宽松、更优惠的政策,要让全县上下发展民营经济的氛围热起来,要把党政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干部、下岗职工、农民群众等各个层面的活力激发出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