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积极投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加快我县发展的实践,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勤政廉洁、永往直前,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二、突出重点,增强实效
党的十六大和中纪委三次全会都强调,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逐步加大治本力度。我们一定要认真把握这一要求,在加大查办案件力度的同时,突出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重点要解决好“三个问题”:
一是要加强思想教育,解决“不想腐败”的问题。腐败的滋生,多因“内虚”,或思想空虚,或精神无聊,或物欲亢奋,遇到物质利益和美色诱惑,往往就心猿意马,把持不住。所以,反腐倡廉工作必须从思想上入手,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要在继续深入开展“增强纪律观念、自觉接受监督”主题教育活动的同时,不断加强党的基础理论教育、党的宗旨教育、反腐败形势教育、党纪政纪条规教育、正面典型示范教育和反面案例警示教育,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提高党性修养和道德修养,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工作岗位当作“考场”,把行使权利当作“考试”,自觉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各种不良诱惑面前,自重、自省、自励,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当前,特别要广泛深入开展向郑忠华同志学习活动,学习他临危不惧、不怕牺牲的英勇精神,学习他立警为公,一心为民的奋斗精神,学习他忠于职守、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学习他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二是要强化制度约束和监督,解决“不能腐败”的问题。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必须走制度反腐的路子。要紧紧抓住权、钱、人等容易滋生腐败的关键环节,改革和完善体制、机制、制度,形成过硬的监督制约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要以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为契机,深入推进行政审批、财政管理、投资体制和干部人事制度等“四项改革”,继续落实建设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政府采购、产权交易等“四项制度”;要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加大对“小金库”清理和查处力度;要全面推进政务、村务、厂务、校务和(医院)院务等“五项公开”,在“全公开、真公开、常公开”上下功夫,努力构建公开、公平、公正的办事机制和用人体制,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同时,要完善监督机制,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民主决策制度,尤其要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和惩戒机制,综合运用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等多种形式,有效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而导致的腐败。要坚持以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为重点,加大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保证各级领导干部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服务。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当好表率,严格按照“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凡是要求下属做好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凡是禁止别人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不仅要管好自己,而且要带头管好配偶、子女、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要创新监督形式,把搞好事后监督与搞好事前和事中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关口前移。当前,特别要在继续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执行廉洁自律规定方面的监督、严肃查处腐败分子的同时,加大对各级领导干部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情况的监督,特别是要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监督检查各级各部门贯彻落实的情况。对工作不务实、不落实、影响改革发展进程的,对主观臆断或以权谋私造成决策重大失误的,对失职渎职、作风粗暴恶劣和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要追究直接责任人和领导者的责任。
三是加大惩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