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23万亩,其中以五味子为主的木本药材野生抚育和人工种植达到18.8万亩。全县以山地木本为主的中药材规范化基地建设在陕南有了影响,**南五味子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已报国家待批,特别是去年后半年国家药监局把全国野生中药材标准修订会议安排在**召开,并以我县野生五味子抚育改造的规范做法为基础来修改、制定全国标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医药产业的知名度。同时,全力加快盘龙生态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项目开发工作,并以此为平台,成功地举办了西柞联谊活动和项目洽谈会,引进了一批有影响的招商项目,使园区的医药工业生产能力达到10亿元以上。我县实施林药结合和建设园区发展医药产业的做法,在陕南中药现代化基地建设会上,被省政府领导称为“**模式、**经验”。旅游产业明确了休闲度假和生态观光特色定位,明晰了“一带三区一镇”的发展格局,加快了基础设施、旅游景点和配套服务项目开发步伐,特别是引进的6个招商项目中,锦苑盘谷山庄、高砭沟休闲度假2个项目已经启动建设,其余4个项目完成了前期准备工作,牛背梁森林公园、秦楚古道等一批景区景点完成了规划设计和启动建设的准备工作,溶洞景区国债项目和以景区道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矿产业继续坚持“扶优扶强、限小治乱”的思路,理顺充实了矿区管理机构,加强了矿权管理和矿山纠纷的调处工作,实施了部分矿产企业的重组和矿产秩序整顿,加大了环境治理特别是治污力度,使矿区秩序有了好转,矿区环境逐步改善。特别是加快了一批决定**发展进程的重大矿产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提出了大西沟铁矿矿钢一体化项目的宏伟设想和开发计划,并开始逐步实施。其中90万吨菱铁矿采选扩能项目已全面开工,800万吨菱铁采选项目正在抓紧进行前期工作,200万吨钢铁项目的论证工作也已提上议事日程,为矿产业的大开发、深加工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3、高度关注农村发展,“三农”工作稳步推进。认真贯彻落实两个中央一号文件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八项政策”,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并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和落实了十项支农措施。捆绑使用扶贫、交通、农林水等涉农资金3000余万元,加大对金井河、社川河流域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启动了23个重点村和高寒边远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批村组公路修复改造工程、移民工程、新能源建设工程等顺利完成,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工赈移民和扶贫移民的一些创新性做法得到了省、市的充分肯定。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粮食单产稳定提高。狠抓四个农民增收重点项目,农民的林果收入、劳务收入、畜牧业收入都有一定提高。特别是绿色农产品开发较快,品牌效应和营销网络初步形成,**绿色农产品在西安等大中城市的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扬。与此同时,我们还加大了对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的扶持力度,启动了农村贫困人口生活的最低保障工作,使受灾群众、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生活问题得到了一定保障。
4、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围绕产业开发和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加大了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实施城乡油路建设和通达工程,一批县乡重点油路通过验收并交付使用,使境内交通条件得到改善。围绕重点工程建设和移民搬迁安置,搞好供电服务,完成了一批重点村的农网改造任务,保证了产业开发和群众的生产生活用电需求。实施了一批通讯广电光缆工程,使通讯、电视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按照“一城六镇”建设规划,加快了城区扩能改造和城市美化工程,完成了县城街巷路灯改造、地名标志、绿化美化和“穿衣戴帽”一期工程,县城被省政府命名为园林式先进城市。凤凰文化古镇保护工作有序开展,市场建设即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