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少先队的作用,不断增强学校教育的成效。
要不断改进家庭教育。家庭是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搞好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至关重要。现在,未成年人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都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有些家长不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和科学教育方法,往往注意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而忽视其精神和心理需求;只重视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而忽视其道德素质的培养,许多家长陷入了家庭教育的误区。还有个别家长对子女疏于教育,放任自流,片面强调了自己忙而把教育子女的责任全推给了学校。所有这些都是十分有害的。“子不教,父之过”,我要提醒各位为人父、为人母者,如果你的下一代出了问题,不管你的事业如何辉煌,你的名位如何显赫,你的财富如何充裕,你的人生都是遗憾甚至是失败的。因此,要教育各位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既要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重视培养子女的健全人格和良好品德;既要对孩子严格要求,更要注意言传身教,以自身好的品行修养为孩子作出表率。教育部门、妇联组织和学校要承担起指导家庭教育的责任,建立健全各类家长学校,帮助各位家长提高科学教育孩子的能力。要特别关心单亲家庭、特困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的未成年子女教育,为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
要广泛开展社会教育。良好的社会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一环。要在搞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同时,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有利条件。各级各部门要依托各种活动阵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节假日和校外活动,让未成年人在校外也能够学习知识、陶冶情操、愉悦身心。
2、深化实践活动,培养高尚情操。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高尚的情操、坚定的信念、良好的修养是在实践中长期培养起来的。我们要根据未成年人的特点和需求,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势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使未成年人在参与中获得体验,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当前,要大力推进“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改陋习、树新风”活动,引导和教育未成年人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热爱双峰、建设双峰、美化双峰,使文明行为成为自觉行动,把良好的
要重视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活动场所的建设、使用和管理,为未成年人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创造必要条件。县图书馆、蔡和森纪念馆、烈士公园等场所,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要切实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有关文化基础设施要按有关规定向中小学生集体参观免费开放。有关部门要作出统筹安排,制定参观计划,落实安全措施。有关场馆要针对未成年人的需要,充实展出内容,改进展示手段,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育人效能。各活动场所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面向未成年人、服务未成年人的宗旨,切实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搞好服务。县青少年活动中心要抓紧扫尾,尽早对外开放,今后要把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纳入县城建设总体规划,根据县城发展需要,建设一批综合性、多功能、安全实用的未成年人活动场所。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