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村务、政务、厂务公开,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基层民主落实。
(二)要建立健全各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工作机制。一是建立健全社会和谐引导机制。不断提高社会引导能力,通过政策引导、舆论引导、教育引导、典型引导等多种方式,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增进共识、化解矛盾、融洽关系。二是建立健全社会就业促进机制。建立以劳动者自主就业为主导,以市场调节就业为基础,以政府促进就业为动力的新型就业机制,在加快发展中扩大就业,引导全民创业。三是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引导人们正确看待当前社会利益分化现象,以合法手段和方式获得利益。要运用各种调节手段,保证广大人民群众都能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四是建立健全社会生活保障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伤残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以及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互助、优抚安置等为内容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安全网”,增强社会成员的安全感。五是建立健全社会矛盾调解机制。认真研究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类型、基本特征、形成机理和发展趋势,建立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整合力量,讲究策略,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三)要继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以确保全市综治先进县、全省综治先进县为目标,以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为重点,下大力气构建县、乡、村三级联防网络,提高治安防范能力;继续开展各项专项斗争,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促进社会治安形势进一步好转,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元月初,县委、县政府隆重举行了公安机关命案全破庆功表彰大会。政法机关要再接再厉,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强化专政职能,全力保驾护航,打造“平安光山”,不负县委、政府的重托,不负全县人民的厚望。
(四)要高度重视信访稳定工作。强化信息报告等制度,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和领导接待群众来访、包案处理重大信访问题、现场劝返等制度,严格责任追究,使信访工作逐步迈入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轨道。正视信访稳定工作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坚持齐抓共管,强化基层基础,立足抓早抓小抓细,及时就地妥善化解矛盾,有效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坚持标本兼治,把教育引导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通过信访解决问题与通过司法、民事调解等手段解决问题结合起来,增强信访工作的实效性,进一步规范信访秩序,减少信访数量。
(五)要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继续按照“不厌其烦、不惜代价、不遗余力、不出问题”的“四不”要求,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强化源头治理,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和各部门要切实把防范安全事故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全面排查隐患,坚决整改治理,确保万无一失。灯节就要到了,对于烟花爆竹的生产、贮运、营销,一定要高度重视,不得有丝毫马虎、存半点侥幸。公安局、安监局以及各乡镇、街道办事处一定要把其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排查要细而又细,整改要严而又严,决不能出现任何问题。同时,要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严防森林火灾事故发生。
三、加强作风建设,努力维护团结奋进、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
(一)加快发展,必须加强作风建设,狠抓工作落实。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一定要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在抓落实上狠下功夫,努力在全县上下形成肯干事、干实事、求实效的良好风气。一是示范带头抓落实。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县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坚持合力抓落实、联系重点项目、包案化解不稳定因素等工作制度和机制,做到了解情况到一线,指导帮助到一线,解决问题到一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